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最近几年来,长三角铜加工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国内大的铜加工企业基本上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增加,铜加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整个产业在成长壮大。
废铜利用成为基础和先导
随着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已提出了“十一五”我国再生铜的利用在铜的总产量中要达到35%以上的目标,未来5年将达到56%,即国内回收60万吨,进口150万吨(金属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铜的矿产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但却是我国再生铜和铜加工产量最大的地区。3个地区,每年回收全国75%的废杂铜。
长三角以浙江为代表,是依靠回收利用发展起来的有色金属加工大省。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再生铜年产量在0.5万吨到5万吨铜材生产企业29家,小型铜加工企业达55家,废杂铜利用主要是生产铜板带、铜棒以及管材、线材等。浙江省废杂铜再生利用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既有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规模大型的综合性铜加工企业,如宁波金田铜业、海亮集团、宁波兴业等,也有技术装备先进、拥有企业品牌的专业厂家,如浙江八达、浙江天河等。浙江省如台洲、宁波、镇海、永康等地正在加强再生金属加工园区建设,现已形成从回收、进口拆解、分类集中、加工利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台州是中国最大的废旧电机的拆解基地,年拆解量已经达到200万吨;浙江企业尤其是再生金属企业在延伸产业链,开发废旧金属的深加工,利用废铜生产铜材及黄铜制品,如浙江宁波和台州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铜阀门、水表等黄铜制品,已占据国际市场60%的份额,每年出口创汇25亿美元;永康以废铜生产小五金,素有中国五金之都之称;温州生产低压电器、铜板带、上虞和诸暨生产空调铜管、冷凝管;玉环生产各种阀门、洁具,年消耗黄铜达30万吨等。面对未来,废杂铜的再生利用将促进浙江乃至长三角铜加工业的持续发展。
“地瓜经济”辐射周边地区
在铜价一路上扬的背景下,长三角铜加工业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铜加工成为投资重点领域,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些大型铜加工企业将从大而不强困境中突围。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铜加工在建并投产工程主要有:(1)铜板带材在建工程主要是上海金泰铜及铜合金板带10万吨和宽幅电缆带1期6万吨,安徽鑫科铜及铜合金高精带(改扩建)8万吨等;(2)铜及铜合金管材在建项目主要有浙江海亮精密铜管、内螺纹铜管18万吨和超薄外翅片铜管2万吨,高新张铜内螺纹和冷凝管(改扩建)项目,江苏隆达和兴荣精密铜管(改扩建)均为8万吨等;(3)铜线杆及铜棒在建项目主要有江苏万宝铜线杆25万吨、宁波金田黄铜棒20万吨、安徽铜陵黄铜棒7.5万吨等。
预计到“十一五”末,长三角将新增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铜加工材100万吨以上,长三角铜加工产品将进一步向高精尖、多品种、现代化方向发展,在铜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发展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三角铜加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全行业水平得以整体提升,中国将继续挺进世界铜加工强国行列。
“十五”末至“十一五”,铜加工产业布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铜加工材的生产已经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聚集区扩散,中部的江西、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正在形成新的铜加工产业聚集区,长三角铜加工业突破地域,“各奔东西”,形成“地瓜经济”。
实施东向战略,即发挥优势,使铜加工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合理流动、配置,带动并深化省内产业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形成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优势产业,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三大铜管企业在改扩建,并加快扩张步伐。高新张铜在山东青岛和广东顺德建立分厂,收购了华芳和沙铜的铜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增加到了25万吨以上。金龙集团在控股江苏仓环铜业后,2005年投资10亿元的珠海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顺利投产。至此,金龙的总产能增加到22万吨。未来几年,上海将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奉贤良好的港口物流条件,杭州湾大桥的兴建,将为海亮集团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会,海亮集团在上海奉贤征地360亩,计划投资18亿元,在5年时间内分三期建设年产18万吨高档精密铜合金复合管生产线。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动工。届时,海亮仅盘管产量就上升到24万吨,将盘管档次、上产规模和科技术含量提高到崭新的水平,满足国际市场对高档内螺纹盘管的需求。
目前,三大铜管企业并驾齐驱,继续成为中国铜管加工业的巨头。随着“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的实施,浙商西进发展铜业已成定局。2005年末,浙商仅在江西鹰潭投资上规模的企业就有300余家,涉及铜加工等20多个产业,有几家规模超亿元,依托江西铜业集团,浙江人在其上下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上游有专门从事废铜回收冶炼企业,如江西铜材集团;在下游有开展铜产品加工的企业,如贵溪华泰铜业、亚菲达等,在江西浙江人投资开办的铜业企业有70多家,形成铜加工业本土的“地瓜经济”。
从铜加工近代发展的过程来看,20世纪50~60年代国际铜加工业曾经一度在欧洲和北美十分辉煌,到70~80年代日本铜加工业快速发展,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中国铜加工业成为世界铜加工业发展的热点,成本优势的凸现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使中国铜加工企业正在成为世界铜加工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铜加工业正在悄然替代欧洲和日本在国际铜加工行业中的地位。面对中国铜消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低廉劳动力成本,为了保持在竞争中的成本优势,世界主要的大型铜加工企业已在中国投资或将在国内投资建厂或建立合资企业,实施海外战略。日本三井、三菱、福田铜箔,德国威兰德、高克联公司、北德金属,美国奥林黄铜公司、耶兹公司、缪勒公司等世界铜加工企业纷纷移师长三角等地,如日本古河电工在中国就拥有不少于3家独资和合资的铜加工企业;维兰德公司在中国建立分条生产线后,目前正在加大其在新加坡的投资;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许多铜加工企业,也不断在江浙沿海地区投资设厂,世界铜加工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铜加工行业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新项目、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铜加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世界铜加工“地瓜经济”也同时发展起来。
战略竞争推动行业全面提升
对长三角铜加工行业来说,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指长期保持高增长率,而是指作为一个行业整体,即便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和健康的发展态势。未来5年,我国铜加工生产能力还将快速增长,高技术含量品种将有明显增长,将代表着国际铜加工现代技术和应用的主流方向,出口进一步扩大,有可能变为净出口国。长三角铜加工业产品的种类更加齐全,线材、管材、带材和电解铜箔齐头并进,四大主导产品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产品结构也日趋完善,生产集中度大幅提高,生产要素不断向一批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铜加工企业集中,铜加工业进一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批行业的领军企业逐渐壮大,年产能1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涌现,部分企业凭借优质产品和知名品牌开始登上国际舞台,甚至在世界铜加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铜加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企业建设,继续打造循环经济,促进长三角铜加工业成为创新型产业;长三角铜加工业资本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间资本纷至沓来,使高精铜板带、高精电解铜箔以及专业化特种产品生产等项目形成投资的热点,这些投资项目起点高、项目新、设备先进,将大幅度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在铜价不断高涨、企业经营成本增大的不利条件下,中国铜管业仍然取得重大进展,河南金龙、浙江海亮、高新张铜、浙江宏磊和山东奥博特5家企业高精度铜管材(内螺纹铜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使资本和品牌进一步集中化,规避同质化价格竞争,以长三角为代表的中国铜管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铜管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和资产重组阶段;在“多国部队”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中国铜产业的同时中国其他行业进军铜产业,推行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如中国铝业公司重组上海有色集团以铜加工为主体的铜产业,而大多数成熟的中国铜业公司采取了后续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大规模、高起点强势进入铜加工业,实施了主产品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战略,行业竞争多极化、战略化。
压力重重 挑战严峻
近3年来,铜价持续上涨一直是国内铜消费企业的心头之痛,高铜价给长三角铜加工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
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紧张。在企业产销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铜价从25000元/吨上涨至60000元/吨以上,就意味着铜加工企业需要增加5倍的流动资金,资金风险增大。
生产成本逐渐上涨。铜价上涨,对于铜加工企业来说,不仅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电、油、汽价格全面上涨,而且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原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深加工产品的价格提高也在推动企业生产成本逐渐上涨。
铜加工材加工费急剧下降。由于铜价的上涨速度和上涨幅度远远大于铜加工材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铜价的上涨不能够通畅地向下游转移,致使铜加工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铜加工材加工费水平急剧下降。原料市场风险不断加大。随着原料费上涨和加工费的下降,原料费用在铜加工材产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原料市场风险不断加大。
面临压力,长三角一些企业已经采取技术创新的方式,部分化解了成本压力,或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减少浪费等生产环节逐步“解压”。跟客户协商适当地提价也是一种办法,“现做现卖”缓解成本压力,但也没什么利润。对很多铜产品供应商来说,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缩短结帐周期、加速资金流动也是一种降低风险的途径。江浙一带大部分铜材加工大型企业采取了压低库存(仅满足一周生产需要),在国际市场点价(可合理赊欠采购款),同时加速产品周转和预收出口销货款,及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应对措施,继续保持发展态势。
由于行业分布上的差别,长三角铜消费企业的承受能力各异,并导致铜加工行业内部出现分化,一些规模较大的铜消费企业有一定抵御风险能力,许多小型铜加工厂早在铜现货价格涨至38000元/吨之前就已经倒闭,一些用铜企业改用其他材料替代铜。与其他国家的铜加工企业相比,长三角铜加工行业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可能会越来越不明显,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淡化。同时,铜价的高企一方面引发了下游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则为资本相对雄厚的大企业创造了“洗牌”的良机,铜加工行业有望结构调整,或从铜加工行业再跨入更下游的零件加工行业,如铜棒生产企业生产五金器件,如水管接头、阀门等产品;铜杆生产企业则更多地开始生产电线电缆以及电磁线等,规避风险。目前国际铜加工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而在高铜价的冲击下,中国铜加工企业(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崛起、调整正加速了这种转型的速度和力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