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历了两次“黑色星期二”,但始于今年2月初的国际铜价(63900,680,1.08%)春季攻势并没有减退,随着库存的不断下降以及持仓的稳步增加,铜价不断扩展其上涨势头。市场渐渐修复由日元与非日元息差交易退场以及美国次级房贷问题造成的恐慌性下跌伤痛。日前公布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攀升,这预示着美国制造业将出现强劲增长,并进而支撑基本金属目前的春季攻势。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以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上升,这意味着美国第二季度将迎来经济加速扩张。全美采购管理协会芝加哥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芝加哥3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月的47.9大幅升至61.7,创下记录高点,此数据可视为美国制造业前景的一个缩影。订单与工业产出增长表明美国经济正克服次级房贷问题以及房地产市场疲软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这能否令公众重拾对经济的信心仍有待观察,但短期内对金属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并会对价格带来一定支持。
中国工业继续强劲增长也令市场充满信心。在公布了中国前几个月工业增加值大幅上升之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将强劲增长的预期增强。而消费的强劲是否会带来物价的同步上涨呢?上周公布的中国央行研究局报告显示,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上升,预计2007年GDP增长率为10.0%,CPI为2.3%左右,显然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消费的强劲令价格也将出现同步上行。而中国前两个月的铜进口大幅提高表明,在消费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进口是目前弥补国内供应不足的主要途径。从中国自身的产量看,虽然铜精矿的进口在今年前两个月出现一定增长,但精炼铜产量仍然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2月中国铜产量为22.2万吨,同比减少了4.8%,在消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必然需要进口精练铜,那么国际市场的库存出现下降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而这种下降必然对铜价形成支持。
去年以来一直困扰市场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在铜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下游企业因难以承受成本大幅提高而采用替代品,这减弱了对铜的消费, 但究竟替代的规模有多大是市场颇具争议的话题。上周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CESCO会议中,铜的替代品仍然是议论的中心,会议认为替代主要发生在铅管、电信和汽车散热器上。CRU估计去年替代品对铜的替代量总计为40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2%,增加部分为16万吨,同时预计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整体而言,其对铜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
同时笔者注意到,在今年前两个月,中国铜进口大幅增加是在中国工业增加值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同时也是内外市场基差不断拉大的结果。今年年初内外市场比值达到了9.6,进口明显有利可图,加上融资性进口的再度出现,因此进口量大幅增加, 2月精炼铜进口同比增加177.9%,至两年来最高水平。但是,随着两个市场比价回落到9.1—9.2,进口出现亏损,继续持续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并且环比减少的可能性增加。但中国在精炼铜的供需上的大量缺口是现实存在的,进口精炼铜、铜精矿以及废铜是满足国内缺口的必要途径,无论以哪种方式进口,都会在全球供需上得到体现,对市场的支持将不可避免,也将继续推动目前铜市场如火如荼的春季攻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