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1月1日我国铜精矿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以来,我办的发证工作一直健康有序地进行。为调查了解安徽、江西和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企业进口铜精矿的有关情况,掌握铜精矿市场动向,我办近期对两省一市领取铜精矿自动进口许可证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我办实际发证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就有关情况简析如下:
一、我办发证情况及海关统计数据
2006年,我办共发放铜精矿自动进口许可证241份,涉及两省一市21家企业,发证数量154.49万吨,发证金额24.8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33.67%和34.57%。2007年1-3月份共发放铜精矿自动进口许可证96份,涉及两省一市26家企业,发证数量66.42万吨,发证金额1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和86.27%,发证数量和发证金额分别占全国的41.60%和42.59%。
根据同期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两省一市2006年铜精矿进口140.50万吨, 占全国38.90%,进口金额24.63亿美元,占全国40.27%。2007年1-2月进口铜精矿27.70万吨,占全国38.38%。进口金额5.44亿美元,占全国41.52%。
二、主要特点
根据我办对领证企业情况、发证现状、以及海关统计数据的分析,两省一市铜精矿进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进口数量同比增加。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07年1-2月铜精矿进口数量同比上升,扭转了2006年进口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两省一市进口数量大大超出了全国的增长速度,预计2007年铜精矿进口数量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二)领证企业多元化,行业龙头占主导。在我办领证的企业既有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金隆铜业、江西铜业这些行业龙头企业,也有一些新型的中小企业。2007年1-3月,我办陆续新增近十家领证企业,这说明铜精矿进口企业有大幅增长的趋势,中小企业逐步进入该行业。但从发证数量和发证金额上看,龙头企业占主导地位。
(三)原产地国相对集中,贸易国相对分散。铜精矿原产地国主要集中在南美、非洲等国家。这主要由于其铜矿资源丰富,品位高,杂质少,冶炼成本和再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在我办领证的大企业以南美(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为主,小企业多集中在刚果(金)、蒙古、菲律宾等国家。进口贸易国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相对分散,大企业主要集中在瑞士、美国、智利;小企业分散在菲律宾、南非、香港、赞比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四)进口用途多样化。在我办领证的企业分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型企业两种,其进口用途主要是生产用、自用和内销三种方式。生产型企业进口铜精矿的目的多为冶炼铜初级产品电解铜,在领证企业中占主导地位;贸易型企业主要从事代理业务,以内销方式为主。
(五)品质高低决定价格差异。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07年1-2月全国平均价格为1.81美元/公斤,相对2006年1.69美元/公斤价格有所提高。2007年1-2月两省一市平均价格为1.96美元/公斤,2006年平均价格为1.75美元/公斤。从整体上看两省一市价格略高于全国平均价格。
领证企业申请进口铜精矿价格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对于龙头企业象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金隆铜业、江西铜业等铜精矿进口价格主要集中在2美元/公斤左右,品质多为含铜量20%以上的精矿石;中小型企业通常平均价格在0.5美元/公斤,品质多为含铜量较低的原矿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