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CSPT(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与国外铜精矿供应商的年中谈判第一轮已结束,双方只是对市场基本面交换了意见,并没有对具体价格进行讨论。但昨日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我国铜精矿进口快速增长,4月份更创单月进口量新高。专家表示,中国的强劲需求给谈判带来更大的难度,铜冶炼企业想要获取合适的加工费比较困难。
铜精矿价格有所回落
据海关统计,1-4月我国进口铜精矿152万吨,价值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6%和63.8%。其中,4月份当月进口48.3万吨,增长48%,创近年来单月进口量最高纪录。去年受国际市场铜价影响,我国铜精矿进口均价持续上升,年内各月进口均价维持在2000美元/吨左右的高位运行。今年以来,尽管铜精矿月度进口均价仍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但是已经出现逐月回落态势。
海关专家表示,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缓导致国际铜精矿市场价格回落。根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的研究报告,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各消费大国铜的消费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今年1-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将超过消费量8.1万吨,去年同期为缺口31.9万吨,国际市场精炼铜的市场态势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的转变,相应带动了铜精矿国际价格的回落,使得我国进口铜矿砂价格随之下降。
据了解,我国今年4月份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1%,较3月上升了24%,预计今年底我国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能力,而我国铜矿山的生产能力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40%,随着铜冶炼行业产能的逐步释放,国内市场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进口铜矿资源依存度不断提高。
铜冶炼企业面临困境
虽然当前我国铜精矿进口量迅速上升,但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利润并没有随之增长,反而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自2004年5月起,国内铜精矿加工费(TC/RC)不断上扬,一度曾达到每吨200美元和每磅20美分的高位,但自2006年下半年起铜精矿加工费不断回落。今年铜精矿加工费谈判确定由上年95美元/9.5美分降至60美元/6美分,降幅高达37%,同时30多年来的价格分享条款首次被取消。此种局面使国内铜冶炼和加工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记者获悉,日本铜冶炼商与海外矿产商的首轮谈判已于5月底展开,供应商提出的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分别为每吨40美元和每磅4美分,没有“价格参与条款”,而日本冶炼厂商希望,铜精矿的TC/RC费用分别为每吨50美元和每磅5美分,不包含“价格参与条款”。
业内人士介绍说,铜精矿加工费是矿产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除自产铜部分利润较高之外,铜冶炼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外来铜精矿的加工费收入以及“价格参与条款”所带来的收益。加工费降低37%意味着,中国冶炼厂将少收入1.16亿美元左右,相当于2005年中国88家铜冶炼企业利润总额的六分之一。
据悉,中外铜冶炼加工费的第二轮谈判将在本月下旬进行,双方会把各自的价格要求提出来。参与谈判的人士认为此次谈判相比以往更难。有业内人士表示,最后的谈判定价可能要低于去年底。
中国有色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已经在建的铜矿项目大多要到2008年、2009年才能大量释放产能,中国铜冶炼商今年和明年的日子都会比较难过。
国内企业应“走出去”开矿
目前由于国际上铜矿资源高度集中,海外铜矿寡头牢牢地掌握了价格控制权,国内企业在大量进口铜矿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会长康义此前建议,应通过在财税、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海外资源勘探开发投资风险基金等措施,鼓励我国铜企“走出去”。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纳了部分建议,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政策。
康义认为,我国铜企走出去将是未来的必然选择。2005年,上实集团在刚果(金)合资设立了专事冶炼的刚果华鑫矿业有限公司,三期工程达产后,粗铜年产量预计达15000吨。今年初,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899.HK)、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和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600153)强强联手收购英国蒙特瑞科公司(Monterrico),该公司在秘鲁北部拥有一个大型的铜钼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