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轮再生有色金属投资热潮。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资料显示,目前再生有色金属的回收网已遍布全国,每年还从国外大量进口废杂金属,废杂金属回收利用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再生金属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3大再生金属利用中心。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利用相当重视。近10年来世界再生铜产量已占原生铜产量的40%~55%,其中美国约占60%,日本约占45%,德国约占80%;世界再生铝产量占原生铝产量的35%~50%,其中美国约占50%,日本约占90%,德国约占45%;世界再生铅产量占原生铅产量的40%~60%,其中美国约占75%,日本约占60%,德国约占55%;锌、镍、镁、锡、锑等再生资源也得到不同程度利用。
我国是一个有色金属资源短缺的国家,同时又面临着有色金属需求量快速增长的局面。如何保证我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又要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20%的目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除了走再生之路外,已无可选择。
近年来,国家对再生金属产业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法律和文件政策,鼓励再生利用项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废纸、废旧金属、废旧轮胎和废弃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推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改造,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若干30万吨以上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示范企业。”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再生有色金属业快速发展。就拿广东一省来说,每年处理废金属量近500万吨,为珠三角制造业,甚至是全国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发达的再生金属产业也吸引了庞大的下游企业聚集。广东著名的再生铜产地——清远铜的价格每天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金属期货交易所报价,影响国际铜价的涨跌。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繁荣的背后也有很大的隐忧。
首先,行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虽然目前全国物资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但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只占1%~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国内虽然有不少的集散地,但很难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集团,相当多的再生金属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单位,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由于再生有色金属生产效益较好,现在许多小型企业还在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型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产小五金、零配件、压铸件等初级产品,或收集、拣选紫杂铜、黄杂铜等原料产品销售,由于规模小、装备落后、用人多、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而且分散在各个角落,管理难度大,不利于当地综合治理,而且小型企业“三废”治理不完善,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废气、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噪声扰民习以为常,是目前再生金属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其次,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金属回收率偏低。目前我国废杂金属拆解、拣选、收集等预处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全国有近百万农民工参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低。另外在废杂金属加工利用方面,除少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比较先进、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环境保护比较好、金属回收率比较高外,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体户都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烧损大、能耗高、金属回收率低。而且多金属品种混杂,质量不稳定,难以生产高质量产品。如再生铜,目前只几家大型铜冶炼厂的废杂铜资源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回收率达到70%~90%,而多数的再生铜厂却达不到这样要求,铜金属回收率不到50%。
第三,过分依赖进口使国际废金属价格快速上涨,影响到下游产业生产。国内废金属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已经引起各国的关注,而废金属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也已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各主要供应国纷纷出台措施,限制废金属出口。进口量的减少,已经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国际废金属价格呈快速上涨的趋势。2003年,废铜和废铝的进口均价分别为282美元/吨和293美元/吨,2006年,迅速涨至849美元/吨和873美元/吨,进口均价是3年前的3倍。目前,广东省再生金属行业的利润已经不到2%,进口废金属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广东金属加工制造业的成本,使企业利润下降、市场竞争能力减弱。
正因为如此,虽然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政策环境整体趋好,但是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稳定:
——尽快制订和出台《再生金属行业准入条件》。从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余热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设定门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证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好的回收利用。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改变目前再生金属企业散乱差的情况,提高整个行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
——培育一批大中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目前全球工业发达国家都只有几个大型再生金属企业集团,拥有自己的废杂金属回收网络,年产各种有色金属产品十几万吨到几十万吨。最近几年我国也出现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今后对这些企业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使其进一步做优做强、发展壮大,争取出现几个年产再生金属十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特大型再生金属企业集团,带动中国再生金属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小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探索走联合、改造、提高的路子,逐步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对于那些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也可淘汰一批。目前不少地区正在进行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要求小型企业入园管理,以便形成大型集散地和加工中心,这也是改造和提高小型企业的有效办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