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费的贸易方式,起初的动因是非常和谐的,主要是解决矿产商、冶炼商分享利润的。而现在的铜加工费却成了压在中国冶炼商身上的一块石头。有人分析,铜加工费还要降,降至40美元、20美元。最近,中国铝业以7.9亿美金收购秘鲁铜业,是好消息,中国铜业要有话语权,是要凭实力说话的。在国际开矿、办厂,根本不需要与别人谈什么加工费的。笔者认为,再过七八年时间,世界铜工业的相互紧密融合,一贯制的铜加工费贸易方式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为什么现在铜加工费一路走低?看看近10年来国际、国内的冶炼能力和产铜量,我们便知道了铜加工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铜的冶炼产能过度扩张、铜原料短缺、铜价飙升所致。
如果我们把10年时间的铜加工费和年均铜价做一个统计,就会惊奇地发现,铜价在一路走高,铜加工费却一路走低。1998年4月,国际铜价最低点在1400多美元/吨,国内铜价是14000元/吨,而那时铜加工费高达三四百美元。而现在,国内铜价涨到6万多元/吨,铜加工费却只有几十美元。尽管铜加工费下降对冶炼厂来说,效益影响是重大的,但加工费高低不是惟一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如1998年,铜加工费那么高,为什么铜企业还亏损呢?主要原因在铜价过低。过低的加工费和高位铜价会导致全球性的铜市格局新变化。当一个政策、一种价值观、一种价格导向出现后,必然要引起各方的连锁反应。不妨,我们设想一下几种可能性:
一是会导致全球铜市战略竞争激烈化。缺少铜资源的国家,会走向世界,在国外开矿、办厂。
二是会导致全球废杂铜市场活跃。铜资源可以再利用,废杂铜市场不受加工费限制,购入废杂铜,直接加入转炉,既可以提高铜产量,又可以弥补加工费不足的缺陷。
三是会推进中国铜矿山勘探和开采步伐。中国二轮找矿取得很好的效果,加上尾矿资源再选,中国铜矿自给率每年以10%递增是没有问题的。铜进出口政策和铜加工费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国际国内铜价不同步现象,我们期待的是国内铜价高于国际价,但是国际价与国内价差距太大,又会导致电解铜的大量进口过低的加工费,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也有效地抑制了国内冶炼盲目扩张的行为。铜冶炼的产量会出现小幅增长,一些中小冶炼厂会出现减产、停产,供需又出现了新情况,一段时间的铜供应短缺,会坚挺铜价的。
笔者建议,中国的冶炼商,能不能每年放个“暑假”,按照现在中国现有产量,歇假一个月,可减少25万吨产量。如进口砂的品位在25%的话,那么就减少了100万吨铜精砂进口,这可能会带来诸多的好处。同时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冶炼厂铜精矿的进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度,中国铜精矿谈判小组的权威性方可确立。目前,中国铜谈判小组成员单位控制着国内近70%的铜产量,还有很多小冶炼厂控制着30%以上的产量。为了争夺铜资源,国内冶炼厂相互压价,而不是统一对外。实行许可证制度,可以引导他们进入“统一战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