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铜|铝|锌|行业|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30   作者:佚名
    铜之家讯: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积极进展,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重点行业结构

      调整有序推进

      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煤、电、、铝、铅锌、水泥、平板玻璃、电石、焦化、铁合金、钢铁、汽车等13个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发布了钢铁、汽车、铝、水泥、纺织等行业发展规划和有关行业市场准入条件,从环保、土地、安全、能耗、水耗、质量、技术、规模等方面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从严控制新上项目,对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实行准入审核。

      有关部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煤炭、电力、钢铁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任务目标。对8个主要高耗能行业,区分鼓励和允许类、限制类、淘汰类,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并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加价幅度,促使一批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为有效抑制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国家调整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扩大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范围,今年又分别对钢材、焦炭等142项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开征或加征出口暂行关税,取消或调减了2831项产品的出口退税。

      去年下半年,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煤炭、电力、电解铝、水泥、纺织、电石、焦化、铁合金、钢铁、汽车行业新开工投资项目进行清理,依法处理了一批违规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展了全国清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专项大检查,清理和纠正了一些地方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违规出台的优惠政策。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目前,随着国家对钢铁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淘汰落后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钢铁行业投资增速2004年一季度高达172.6%,去年转为低速增长,今年上半年降至9.6%。增长的结构也得到调整,主要是国家批准的首钢和重钢搬迁项目开工建设。水泥行业新增投资主要用于建设环保标准较高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余热发电项目。铝、铜加工行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延长产业链和高附加值产品。铁合金行业投资40%以上用于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项目。

      随着结构调整逐步到位,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得到改善,产业布局向着合理化方向推进。今年国家核准了广西钦州1000万吨炼油、武汉石化80万吨乙烯、重庆85万吨甲醇和80万吨氧化铝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了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福建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装备制造业

      发展态势良好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积极性增强。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矿山机械、石化成套装置、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一批高效节能、高附加值技术装备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了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电力设备研制和生产取得长足进步。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成为我国火电主力机型。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空冷机组、大型热电联产机组等用户急需的新型高效节能发电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水电设备生产技术由单机容量30万千瓦提高到70万千瓦。5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大型冶金、矿山、石化设备的研制和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我国企业已经掌握了8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常规流程装备的自主生产技术。鞍钢和第一重型机床厂等企业合作,实现了大型连轧设备自主设计和制造调试。1000万吨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在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的带动下,上半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2.4%、52.7%。

      成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有力推动了传统行业技术升级。目前,在棉纺行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比重已经达到50%,比“十五”初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在服装行业,几乎所有骨干企业都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尤其是年产20万吨以上的聚酯成套设备、4.5万吨以上的粘胶成套设备、4万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等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和化纤成套设备出口国。

      高技术产业

      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1%,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8.5%。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上海、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加速由低端向中高端提升,由生产制造领域向研究开发领域拓展;

      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高技术产业加快崛起。在河南等中部省份,一批太阳能电池优势企业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在建项目生产能力达到500兆瓦。在武汉,光谷内企业近年来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成为全国光电子产业最集中的区域;

      西部地区积极发展特色高技术产业链,资源优势得到发挥。云南、贵州等省以生物医药、有色金属深度开发、磷化工等产业为龙头,规划打造一批高技术产业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高技术产业领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明显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战略转型加速,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迅速推进,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大幅提高。

      自主创新动力增强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增加财政投入,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支持进一步加强。

      我国首部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发布实施,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重点部署。54项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并正在加快落实。研发投入经费税前抵扣、研发设备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集成电路与软件、生物等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我国战略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发展。

      各级政府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投资的重点,积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初步调查显示,今年有三分之二左右的省级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5个百分点左右。

      “十一五”期间,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安排投资60亿元,高起点、高水平地组织建设十二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资48亿元,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工程。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战略高技术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的“瓶颈”,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持,鼓励产学研联合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农业增产增效和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积极引导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在能源、交通、石油化工、船舶、核电等领域,国家支持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进一步增强了重大装备的研制能力。

      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在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化重大专项,支持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新建了若干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目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批规模上千亿元的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形成。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六项科技重大专项的前期研究工作全面启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等重大科技专项即将正式启动实施。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工业整体水平还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淘汰落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提升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