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3-7 大宝山铜地球化学块体分布图
表2-3-4 大宝山铜矿区铜地球化学异常内部结构特征表
异常编号 |
面积(km2) |
500米厚岩块内的金属供应量(万吨) |
块体浓集度 (万吨/ km2) |
成矿率 (%) |
7 |
2909.3 |
22677.5 |
7.8 |
1.1 |
7-1 |
1695.7 |
18629.2 |
11 | |
71-1 |
1246.4 |
16544.5 |
13.3 |
(1)地质矿产特征
成矿集中区位于武夷山隆起东缘永梅坳陷区的中段,上杭-云霄北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与宣和北东向复式背斜、庙前-旧县复向斜的复合部位,受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的白垩纪陆相火山沉积盆地斜贯本区南部。基底为上元古界楼子坝组的浅变质岩系,盖层为上泥盆统-下二叠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及下白垩统火山岩及沙县组组成。区内构造主要有北西和北东两组断裂和走向北东的复式背向斜,各种环状火山构造比较发育。异常区内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期火山活动及岩浆侵入大多数受北北东断裂与北西向断裂及两者的复合部位控制。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喷发及相应的潜火山侵入与铜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在紫金山矿区,燕山早期侵入的复式岩体构成是紫金山铜矿的围岩,而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则是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母岩。
区内已发现紫金山大型铜矿床和中寮、龙江亭、浸铜湖等中、小型铜矿床以及金、钼、铜、锌、硫和锰等其它矿床(点),累计探明铜储量154万吨。
(2)块体特征
与紫金山矿区对应的铜异常面积较小,以28×10-6圈出的面积仅为76.8平方公里,是一局部异常,500米厚岩块内的铜金属供应量为658万吨,单位面积内的铜金属供应量为8.63,由此求出的成矿率为23%。
以上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铜矿区或铜矿化集中区内地球化学块体的特征及其成矿率。下面对各主要成矿区带上其它重要地球化学块体或区域异常的资源潜力进行评价。评价时依据下述原则选择合适的地球化学块体:a) 具有有利成矿地质因素,主要是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元古宙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以及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地层、构造-岩浆岩带等;b)孤立的但具明显浓集中心且梯度较大、谱系单枝的块体(或区域异常),以及可经过浓缩进一步划分出多个具明显浓集中心、浓集梯度较大、谱系树层次多的子块体或区域异常。经过试验,在具体操作中采用以36×10-6圈定浓集中心下限,并在块体中有显示的地球化学块体进行选取和评价。按照上述原则选择了27处铜块体、子块体或区域异常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下面对部分铜块体、子块体或区域异常的评价结果进行介绍,其它块体、子块体或区域异常评价结果见表2-3-1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