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力推动下,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完成煤铁等15个重要矿种的开发整合工作,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据新华社1月5日报道,4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按照部署在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煤、铁等15个重要矿种的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已基本实现从无证到有证、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矿山数量大幅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所提高。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困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企业“多、小、散”局面将有所改观,从而将使全国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发展时说,30年来,矿业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翻两番、钢增长翻四番多、主要金属矿产增长翻三番多,支撑了GDP增长翻六番多。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油气、铁、铜、铝、铅、锌等重点矿种又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2006年、2007年,我国矿业产值在全国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以及GDP总值中已经占比十分之一。
伴随我国矿业发展的矿业秩序整顿成为一场“持久战”。国家先后进行多次矿业秩序整顿。矿业秩序屡整屡乱,屡乱屡整,根源在于矿产资源权益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目前,随着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矿产资源利益的获得、保护和分配关系逐步理顺,为资源整合打下了良好基础。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和矿业权有偿取得观念深入人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摆脱困难局面,逐年大幅提高。统计显示,全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额由1999年的11.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89.6亿元。
近年来,在矿产品价格上扬情况下,全国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
[1] [2] 下一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