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铜进口创历史新高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3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74957吨,较2月的329311吨上升14%,再创月度纪录新高。尽管全球宏观经济衰退的威胁仍未有效缓解,但中国近几个月来的精炼铜进口却持续增长,现货市场供应紧张成为其主导因素。从交易所库存看,10日公布的沪铜库存为18766吨,较之前一周下滑4142吨,使其铜库存的连续下降进入了第五周。
而近期铜期货价格的表现正反映了这一供应现状。截至4月9日,LME3月期铜报于4570美元/吨,自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已达到50%。同日,上海有色金属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天的铜现货升水为700-850元/吨,仍处于今年2月下旬以来的高位。
国家海关总署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依然维持强劲,大宗商品需求回暖曙光已现。
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有色金属铜的进口量再次刷新了月度数据的历史新高。国家收储以及废杂原料供应紧张的因素仍使得国内铜市场供求偏紧。期货市场价格也因此表现强劲。此外,我国3月份的大豆进口数据创出历史第二的高位;原油进口量尽管同比下降,但日均进口量仍创出一年以来的新高。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Gayle Berry认为,无论在铜、锌还是铝价方面,上海和伦敦价格的价差仍在扩大。两地铝价的近月价差已经达到创纪录的650美元/吨,铜价差超过1200美元/吨。中国目前的现货升水依然强劲,使得铜进口有利可图。她认为,这将使得中国吸收更多的进口铜并反过来推升铜价。
据易贸资讯的调查,目前多数进口铜的供应商已将订单签至5月份,部分供应商的订单已签至6月份之后。订单提前签订完毕显示4-5月铜进口将依然维持高位,并可能引起LME铜库存的第二波下降。由于目前亚洲地区的铜库存普遍偏低,未来的库存下降将集中在欧洲地区。
国内收储刺激大豆进口
除有色金属的进口情况维持强劲外,农产品的进口增长状况也在持续。数据同时显示,我国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品种——大豆在3月份的进口量达到386万吨,同比增长66.6%,环比增长18%,并创下历史第二高位。
不过多数分析师认为,3月大豆进口量的再度增长,很大程度上依然“得益”于国家对于东北大豆的收储政策。由于收储提高了国内大豆价格,压榨企业从成本考虑转而使用价格较低的进口大豆。美国农业部此前公布的预估数据也预测,本销售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12.1亿蒲式耳,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需求强劲。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曹智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最大的大豆产区黑龙江从去年10月以来的5个月里,仅向其他省份出售了170万吨大豆,这较前两年300-400万吨的水平锐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受美豆连续两周上涨、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提高以及国内油粕价格上涨的影响,上周沿海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涨至3500元人民币/吨以上,但需求却较明显减少。未来几周进口大豆到货量大幅增加,油厂开工率不断提高,国内豆油和豆粕供应量将快速增加,二者价格出现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