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次贷危机衍化为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深化,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后,雷曼兄弟危机浮出水面。随后,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美国国会艰难通过七千亿美元救市案。在这一系列金融风暴中,美、欧的主要金融机构遭到严重冲击,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信贷严重紧缩。危机不断地从金融业向其他行业、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致使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严重减速。
早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显现时,美国一些次贷机构就纷纷破产。随着危机愈演愈烈,投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因大量持有次贷支持证券而遭受巨额损失。据美国高盛公司统计,全球金融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而截至今年11月份已经暴露出了8000亿美元。
由于美、欧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加上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前景缺乏信心,美、欧、日主要股市持续动荡,大幅下挫。自今年年初至12月初,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34%,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德国法兰克福股市主要股指跌幅均超过35%,日本东京股市主要股指跌幅超过46%。股市大跌不仅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还对企业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
预计此轮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动荡将持续到2009年。只有当次贷危机最终传染源的美国房地产价格企稳、同时房地产的资产净值能够为出现问题的抵押贷款证券提供支撑时,这场危机才会结束。从历史经验看,美国战后5次的房价调整平均幅度为15%,最大的一次超过了20%,市场普遍预计此次的房价调整应该会超过历史平均水平,此轮实际房价调整要累计下降30%-35%才能达到合理水平。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实际房价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本轮房价调整有望在2009年底接近底部,因此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动荡至少会延续到2009年。
2、世界经济由盛转衰
2008年,世界经济经历冰火双重考验,上半年通货膨胀持续高企,威胁各国经济增长;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深化演变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步入衰退,金砖四国经济也出现明显放缓。
目前,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已经步入衰退。美国第三季度GDP 季调后环比为-0.5%,低于此前估计的-0.3%,这也是2001 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由此开启了美国未来经济的衰退进程。美国权威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宣布,美国经济自去年12月开始陷入衰退。由此算来,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已有一年时间。
欧元区三季度GDP 环比下降0.2%,二季度GDP 也同样收缩0.2%,连续两个季度GDP萎缩也表明欧元区经济正式陷入15 年来的首次衰退;作为欧洲经济首强,德国经济陷入衰退首当其冲,二、三季度GDP 环比分别降0.4%和0.5%;另一欧洲经济强国英国三季度GDP 环比降0.5%,为1992 年三季度以来16 年内的首次经济萎缩,其中约占经济2/3 的服务业总产值季降0.4%,为1990 年以来最大降幅,预计四季度英国经济正式步入衰退期。
继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后,日本经济也宣告步美国和欧洲后尘,日本3 季度GDP环比降0.1%,折年率为收缩0.4%,而二季度GDP 被修正为环比下降0.9%,折年率下降3.7%,三季度中净出口项目对GDP 贡献为-0.2%,成为拉动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因素。美国由于此前经济结构的失衡,消费和投资增速的下降的速度比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还要大。
![2](images/20100703/20100703094142667.jpg)
金融危机也使世界经济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仅为3.7%和2.2%,为2002年以来最糟糕表现。世界银行等的预测更为悲观。
12月9日世界银行发表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幅放缓,而明年世界贸易也将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
报告预测,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2009年则将进一步回落至0.9%,均大大低于2007年3.7%的增速。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分别是6.3%和4.5%,也低于2007年7.9%的增速。报告还认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市场震荡,使由发展中国家领跑的全球经济增长局面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放慢“难以避免”。
此外,报告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下降2.1%,为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这对许多依靠出口驱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沉重打击。
《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金融危机使几乎所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大幅下调,明年平均油价将在每桶75美元价位徘徊,这属于相对高位。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每桶75美元的油价仍属于高位。世行报告警告说,高油价可能在许多国家引发社会动荡,今年油价和粮价的飙升已经使发展中国家额外支出了6800亿美元。
联合国本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也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不会超过1%。IMF则预计,明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下滑0.3%,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将明显放慢至5.1%左右。
在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看来,当今世界已进入“后泡沫时代”,整个2009年世界都将维持衰退,至少要到2010年才可能有缓慢的复苏。“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陶醉于跨境联系带来的繁荣。但是,随着繁荣走向极端并孵化出致命的资产泡沫的全球化,结果必将是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后遗症。”
3、全球步入降息周期
![3](images/20100703/20100703094142668.jpg)
由于经济疲弱使得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显著回落,减少了通胀上行风险,而美国经济增速已显著放缓,美联储在12月16日的议息会议上一致投票决定将用于银行间信贷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下调至0-0.25%区间内,为Fed自1990年首次推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以来的最低水平。Fed表示,委员会预计,考虑到经济状况的低迷程度,联邦基金利率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维持在异常低的水平。Fed还补充表示,将使用各种可利用的工具来刺激经济增长和维持物价稳定。
为应对经济衰退,12 月欧洲央行(ECB)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大幅下调75个基点至2.5%,在10 至12 月期间累计3 次降息175基点。英国央行也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大幅下调100个基点至2%,为1939 年以来最低水平,未来英国央行仍将继续降息拯救陷入衰退的经济。
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亚洲主要国家央行也加入全球降息行列之中,中国央行宣布,从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为1997年10月以来的存贷款利率最大降幅。自9月以来、在短短两个月内的第四次降息,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大工具的下调幅度均创下近11年来的峰值,频率之高亦前所未有。
12月初澳大利亚、瑞典、泰国、新西兰、印度和印尼等近十个经济体均宣布了大幅降息。紧接着加拿大、韩国、瑞士和中国台湾等经济体再度跟进。
由于09 年全球主要央行降息仍将持续,09 年主要国家货币市场紧缩状况将会有所缓解,11 月IMF 修正了09 年主要货币Libor 利率预测,其中09 年6 个月美元、日元和3 个月欧元Libor 利率分别为2%、1%和3%,分别较10 月份预测下调1.1%、0.2%和1.2%。
在金融危机和通缩风险的多重因素压力之下,各国正在不惜代价对抗金融危机。美国已率先迈入“零利率时代”,以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各国央行的决心来看,诸多国家的利率水平不久都将接近于零,全球正在迈向“零利率时代”。2009年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将为商品在大幅下跌之后出现反弹创造有利的条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