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铜的战场上,业已倒下的“空头”也许根本没有想到,据记者对北京周边铜加工企业的走访结果,导致他们血本无归的“基本面看空”的判断,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在铜价一路飙升的不久前,本报记者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举报电话,“举报人”表示铜价正在被操纵,并且详细地告诉了记者操纵铜价主力所在营业部和具体操盘资金量,甚至具体到姓名,“希望媒体能揭露铜价被操纵真相”,该人士一再表示。
而就在记者对北京周边铜的消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的时候,铜价却已经从51290/吨的价格开始大幅回调,至上一交易日已经跌去3300多元的单价。再与上述举报人沟通时,对方却突然表示,“已经来不及了,铜价创新高时,逼得挺不住了,全平掉了!”
以“爆料”名义寻求媒体帮助的空头,在这场混战中棋差一招,其平仓之后,铜价背后的那个莫须有的“多头之手”也偃旗息鼓。自8月14日创出反弹新高之后,铜价调头一路向下。8月21日虽出现连续下跌后的反弹走势,但午后再遭变盘,调头向下,延续疲态。
“需求不旺,订单生产”
北京建X铜业有限公司,位于朝阳区的一个工业园区内,该公司还有一个子公司,专事生产以铜为原料的电线电缆,在北京所有同类公司中,建X铜业规模位居前三。
约定时间里,记者找到厂区办公室时,公司董事长于富远(化名)正在观察沪铜期货的价格涨跌。已经提前知道记者来意的这位董事长,还叫来了一名主管生产的刘姓经理。
“我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铜原料,更别说增加库存、备料之类的”,于富远开门见山,“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注,去年10月份时,铜价连续暴跌),北京所有的铜消费企业胆子都吓破了,根本就没有哪家厂愿意进铜。价格低时不敢进,因为怕价格继续下跌,价格高了的时候,我们的订单也没增多,因担心再发生去年的事情,也就不敢囤料了”。
这位几乎是北京最大规模的个人铜业公司董事长甚至表示,“我们不仅仅是没有进料,我们到现在使用的原材料,都还是去年砸在手里的库存。用时髦的话说,我们的‘去库存化’都还没有完成,怎么可能再去接盘已经涨到5万多一吨的铜?”
不愿意再遭遇去年天价铜时接盘的“厄运”,建X铜业公司采用了这场危机中,所有能生存下来的铜的下游企业常用的生产方式:订单生产。
“你一会去我们的生产厂房看看吧”,于富远表示,“有条生产线现在还是停着的,有活就开工,没活就搁着,现在完全是靠订单生产”。
于解释,路政工程、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电线电缆和其他以铜为原料的附属设施,“下游需要多少,就给我们来个订单,我们拿到预付款后再生产”。
“这样的状况,在现在北京的以铜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中,已经是非常普遍了。除了去年因为囤铜太多导致资金链崩断关门的企业之外,所有侥幸活下来的企业,都采用了订单生产的方式,下游有了订单需求,这边才会加工生产,然后在产品上加个企业成本和正常利润,转手就把货卖出去了,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
“因为下游来订单的时候,任何铜价他们都是能接受的,我们只需加上我们的加工成本和必要利润转手卖掉即可,甚至有的时候这部分订单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都是由下游有需求的企业提前支付。”负责生产管理的刘经理表示。
涨势难续?
而在这位有多年从业经验,被于富远特聘过来的专家眼中,之所以北京绝大部分同类企业没有人敢扩大生产、恢复囤料,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也是传统淡季,下游需求一直没有恢复!”
夏季是建筑业的传统淡季,南方雨季和高温都会减缓房地产行业的开工,导致对电线电缆以及一些与基建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铜产品需求的下降,“因此,7、8月份基本就是铜加工企业的传统淡季,七(月)死八(月)活,八月份以后天气凉快,雨季也过去了,开工面积就会增多!”
但是,期铜价格却似乎与现货市场的传统规律截然不同。
沪铜主力合约价格冲上本轮反弹以来的新高51290元/吨,正是在现货铜的传统淡季7月里完成的。
沪铜主力合约7月份时整体呈现加速上涨走势,23个交易日中,吨价上涨了4800元,涨幅高达11.89%,价格从月度最低时的38310元/吨,涨至月末收盘时的最高45170元/吨。这一价格出现后的第10个交易日,沪铜价格创下反弹以来的最高价51290元/吨。
“淡季不淡的话,往往预示着旺季也不能准时到来”,建X铜业刘经理表示。但是对淡季铜价出现疯狂上涨的原因,刘的总结却是简单而直接,“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突然多出来的流动性,又增加了通货膨胀的恐惧,而铜一直以来都是最能反映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最敏感品种,同时也是金融属性最强的避险品种,自然成为资金主攻对象。”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沈剑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有色金属的供应相对宽松,并不存在紧张的情况。理论上说,缺少基本面的支持,有色金属价格不能持续攀升。“长期看,有色金属的上涨势头不会改变,但短期的波动性可能会显著加大。”沈剑云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