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助推下,铜价在去年的上涨行情中将其金融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新年伊始,即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压迫”下展开大幅回调,显现出其回归商品属性的态势。在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轮换之间,铜价上涨动能渐失,中期向淡趋势已成。
进入1月,就在市场普遍预期铜价将再创新高之时,中国央行意外提高存款准备金的举动及此后接二连三的宏观调控使得市场做多热情突然间降至冰点。而美国1月份经济数据的差强人意、奥巴马的金融改革计划和欧元区国家希腊的债务危机更是使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急剧升温,直接促成美元指数的上涨。在诸多利空打击下,铜价大幅下挫,仅上周伦铜跌幅就高达8.67%,沪铜跌幅也达到了6.38%。笔者认为,此次铜价下调是对2009年全年巨大涨幅的修正,其下跌幅度和持续时间有可能超过市场预期。从目前态势来看,调整过程似乎才刚刚开始。
政策收紧步伐持续影响市场情绪
中国央行不断发行央票且收益率不断上升已经让市场嗅到了政策收紧的味道,而准备金率的突然上调更是让市场措手不及,明确了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决心。此外,加息这把利剑何时放出更是加重市场的担忧。与2007年政策大幅调整时所处的背景不同,我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更为疲软的全球经济、更温和的通胀水平,政府可能更愿意维持适度宽松的政策,而非全面收紧。同时,预计今后几个月围绕政策收紧步伐、方式的争论及不确定性将会继续,从而持续影响市场情绪。
近期美联储在利率会议后声明将在今年一季度结束之前终结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购买计划,并将于2月1日结束大部分紧急贷款计划。此举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正在逐步退出其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以避免触发通胀,国内外金融市场流动性转向收紧的预期大幅增加。而印度央行准备分两次上调银行现金准备率以遏制通货膨胀增长的势头表明另一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也启动了其调控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国家有望出台调控政策以回收流动性和调节通胀预期。因此,后市全球市场政策紧缩之声仍将不绝于耳,在此过程中铜的金融属性也将继续弱化。
隐性库存释放考验市场承接力
在去年低利率、信贷宽松及金属看涨氛围浓厚等背景下,生产商、贸易商及消费者手中囤积了大量铜隐性库存,他们选择将货存入抵押仓库或卖出远期合约来获取升水利润。据估计,2009年年底我国铜隐性库存达160万吨,在流动性充裕时,这部分隐性库存并没有流入市场的冲动,但在当前加息预期升温、银行信贷有所收紧、铜价出现大幅调整迹象时期,这部分隐性库存主动出货或到期交割的欲望将开始变得强烈。无论是实际供给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隐性库存的释放对于铜价而言都将是个严峻的考验。
此外,随着近期进口套利窗口的打开,LME库存正在向国内流入。近两周LME亚洲区库存开始有下滑的趋势,且注销仓单不断增加。在国外库存流入背景下,市场预计一季度精铜进口将达到80万—85万吨。即使考虑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消化能力也值得观察,更何况很多业内人士对于今年我国铜消费并不持有乐观看法。
欧美继续补库成支撑点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格局逐渐清晰,市场普遍认为欧美制造业补库所带来的需求将在2010年全球金属需求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近几个月来美欧制造业数据的持续好转也证实了西方制造业正在进一步复苏。美国商务部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库存为1.31万亿美元,增长0.4%,已连续两个月环比正增长,显示美国制造业在去年年底已正式完成去库存化进入到补库行列。最新公布的美国12月PMI指票为58.7,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继续位于50以上的收缩扩展分水岭之上。其中,PMI新订单指数升至65.5,而库存指数反弹至43.4,新订单/库存重新拉大反映补库存速度低于新订单增长速度,制造业补库存活动需要更加强劲才能满足新订单需求。欧元区12月份PMI回升至21个月来的新高,同样表明欧元区经济处于持续扩张之中。
在2010年流动性收缩已由预期走向现实、金融属性对铜价影响力衰退后,实际供需状况对铜价的影响力将相应得到提升。而欧美发达国家在需求方面所带来的作用较2009年或将明显增强,2010上半年其强劲补库需求可能使铜价在弱势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总体而言,在全球宽松政策逐步退出、流动性收紧、基本面改善弱于金融属性下降所带来的影响等背景下,铜市正式进入到一个“挤泡沫”的过程之中,后期铜价的调整步伐可能以“进一退三”的形式来表现。短期来看,在利空集中释放、期价连续大幅下跌后,铜价在54500元/吨附近有望迎来一波反弹,但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铜价反弹至高位后的择机放空机会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操作策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