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LME金属市场走出了与以往淡季中不太一致的行情,仅在中旬出现了短暂回调,而后便重归涨势。7月23日,LME三个月期铜更是站上7000美元的整数关口,当日收报于7031美元/吨,一举突破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振荡区间。基本面上,7月23日欧洲发布的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证明了欧洲银行业整体处在较为健康的状态中,就在欧洲情况有所好转的背景下,美国市场上不断发出逊于预期经济数据。一时间,欧强美弱格局显现,这种格局是否会重新导致投资者抛售金属等风险资产?笔者认为,当前的宏观环境表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大为降低,但目前的基本面情况尚不足以支撑铜价大幅上涨。
库存持续减少为铜价提供支撑。有关现阶段全球铜市的供求状况,笔者援引两大国际铜业机构的观点。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月报中称,全球1—4月精炼铜供应缺口6.7万吨,上年同期为过剩7.4万吨。全球金属统计局(WBMS)表示,今年前5个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73,000吨。而2009年同期全球铜市为短缺56,200吨。虽然两大机构对现阶段的全球供求状况观点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缺口或盈余数值较小。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全球铜市场的显性库存处于持续下降的态势中。在LME、上海、COMEX三大交易所库存中,最先出现下降现象的是LME市场,其库存从2月17日55.5万吨一路下探至近期的41.9万吨,降幅达到24%,接着是COMEX,其库存从2月19日的10.4万吨下滑至目前的10万吨,降幅为3.8%,最后是上海库存从5月初的18.9万吨下降至目前的11.4万吨,降幅为39%。三大交易所的库存先后出现下降态势,反映了全球经济恢复对铜的消费力。截至目前,三大交易所的总库存为64万吨,较4月22日高峰时的79.6万吨下降近20%。
国内市场上,自6月铜价进入振荡区间以来,现货市场一直维持着0-200元/吨左右的升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现货市场对铜的消费承接力。至于废铜市场,由于持货商手中货源成本较高,报价更是坚挺,6月19日人民币重启汇改进程,LME与上海两地的套利进口比值下降,套利窗口的再度打开吸引了一定的套利资金重返市场增持LME期铜多头部位,从而为铜价带来支撑。
综上所述,随着欧债危机的缓和,市场对经济可能出现二次探底的担忧大为减轻。基于目前国际宏观经济形势,铜价再度出现深幅下挫的可能性极小。随着库存的持续减少,市场开始认识到全球铜消费形势并没有之前所想象的那么糟糕。笔者认为,2010年特殊的经济背景让传统消费旺季中的铜价尽显疲态,在消费淡季来临之际,铜价有可能不会简单重复以往淡季中疲软运行的常态,振荡偏强或是其运行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