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浚, 现兼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科研、生产技术管理、咨询规划工作43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勘查项目24项,提交重要技术报告28份,公开发表论文26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性成果: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寻找隐伏铜铅锌矿床的综合物化探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1990);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栖霞山式铅锌铜成矿条件、找矿模式、成矿预测(1990);③区带化探异常筛选评价及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研究(1998);④森林沼泽景观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研究(2005);⑤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铜铅锌多金属矿调查评价(2006);⑥内蒙大兴安岭中北段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技术示范(2008)。2001-2009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开展科研勘查工作,提出森林沼泽特殊景观区找矿方法技术,并在示范勘查中取得成果,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处,找矿靶区10余处,登记探矿权21处,为这一地区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研究领域: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勘查、矿产地质勘查、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勘查、特殊景观区找矿方法技术 隐伏矿床找矿方法技术、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