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沪铜的走势表现有些滞涨。受前期大幅拉高影响,多头获利盘较多,短期调整的压力逐步加大。从盘面看,57000一线是沪铜的较强支撑位,也可以作为短线多空判断的分水岭,周五沪铜1011报收于57830.
基本面上:美国劳工部宣布,7月私营领域的就业环比增加7.1万,经季调的非农就业人数环比下降13.1万,但流失的就业机会主要是人口普查有关的临时性岗位。据彭博社的调查,经济学家对7月非农就业的平均预期为环比降8.7万。2010年人口普查的临时性岗位环比降14.3万。尽管如此,目前人口普查聘用的人员仍有19.6万。7月的失业率维持在9.5%,与6月持平。据汤森路透集团的调查,私营领域就业的增幅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环比增10万。就业市场疲软还有其他的佐证,5月和6月的私营领域就业总计被下调3.4万。过去三个月中,私营就业的环比平均增量为5.1万。这明显低于今年2月至4月间的15.4万。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在一份报告中称,2009年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179,000吨。ICSG称,2009年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837.7万吨,高于2008年的1822.2万吨;而同期精炼铜消费量为1819.8万吨,高于2008年的1805.6万吨。
铜精矿供应继续保持紧俏。OZ Minerals公司首席执行官Terry Burgess称,铜矿产商和冶炼商达成的年中铜精矿加工费(TC/RCS)分别为每吨39美元和每磅3.9美分。他在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称,“我们(OZ Minerals公司)是该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们只是跟随大型矿产商和大型冶炼企业达成的价格。”他称,尽管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处于纪录低位,但冶炼商仍需要更多的铜精矿供应。铜矿供应偏紧,一方面缘于这两年冶炼产能的扩张;同时,也由于近期铜价走势不够乐观,大型矿山为了使铜价维持在高位,刻意压缩铜矿供应量,人为制造出供应紧张的气氛,以获得最大利益。
近半月金属的上涨与上海交易所库存的减少有一定关系。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库存的减少主要是受到5、6月份精铜进口数量大幅下滑的影响,下游企业不得不转而从交易所库存中采购。同时,由于在消费淡季中,部分冶炼企业开始停工检修设备,产量也环比出现了下滑所致。从上周公布的CFTC基金持仓中发现,金属的多头持仓快速增长了一倍左右,投机资金的大举介入对金属的非正常上涨有了更加充分的解释,对于中长期走势,建议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不可盲目追高。
上海现货铜今报在57250-57450元/吨,跌300元/吨,贴水50 -升水50元/吨。连日来金属价格大幅反弹,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市场人气。但随着期价的持续走高,企业追涨意愿不高,现货销售渐渐困难,现货逐步由升水变为贴水。
操作建议:7月底伦敦铜的多头持仓量出现了大幅增长,铜价随之大涨。由于经济增速减缓的压力越发明显,同时调控政策仍没有实质性放松,铜价的上涨未必能持久。随着多头力量的大量消耗,回调的压力正在加大。短线以57000作为多空操作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