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甘肃省出台了受灾群众安置政策。甘肃省卫生厅10日下午通报称,截至10日17时,遇难人数达到702人,42人重伤,尚有1042名群众失踪。10日是黄金救援72小时最后一天。
安置政策分三个阶段
10日,民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关于甘南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受灾群众生活安置有关问题的意见》已于9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
安置和补助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在应急安置阶段,当地政府统一安排食品、衣被等,受灾群众每人按150元发放生活补助资金,时限为15天。
在过渡期安置阶段,将鼓励和引导受灾群众分散安置。每人每天按1斤粮、10元钱发放临时生活救助款物,时限3个月。“三孤”人员每人每月按800元发放,过渡期满后,按正常“三孤”人员标准发放补助。
在入住安置期,当地部门将争取今年入冬前,最迟到明年6月份完成倒塌房屋恢复重建;损坏房屋今年11月底前全部修复。对入住后生活确有困难的受灾群众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农村受灾居民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需重建的,每户平均补助2万元,需要维修的,每户补助4000元;城市受灾居民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需重建的,中央每户平均补助2.5万元。安置资金将来自中央财政安排的5亿元综合财政补助。
黄金救援期内拉网搜救
针对可能的幸存者,数千名来自部队、邻近省份和地区的官兵及其他救援力量,不抛弃、不放弃,即使只有一丝希望,也在尽百倍努力拉网搜救。
国家地震救援队由北京军区某工兵团70名官兵和国家地震局10名专家组成,共携带12条搜索犬和200多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于9日晚10时到达舟曲县城。主要任务是搜救幸存者。
另据武警总部作战指挥中心透露,目前武警部队在舟曲抢险救灾一线总兵力已增至2500人,警种涉及武警总队、机动师和森林、水电、交通等部队。
大量救灾物资抵达灾区
民政部救灾司透露,截至10日16时,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的物资中已有5000张折叠床和5000条睡袋运抵舟曲灾区,其余5000顶12平方米单帐篷、200顶36平方米帐篷、2万件棉大衣、3000张折叠床预计10日夜运抵。
目前,民政部、甘肃省各级民政部门和各地、各部门共组织调运3万顶帐篷、10万床棉被、10万件棉大衣、5000条睡袋、8000张折叠床、18万件方便食品、1万斤面粉、85万件矿泉水、1万包点心、4.6万个大饼、2100双雨靴、2000双手套、500台发电机、10万支蜡烛、1万个手电筒(带电池)。
■动态
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
昨天,卫生部新闻办透露,目前没有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截至9日17时,舟曲县医院累计收治伤员117名,其中重症伤员29人(含危重伤员4人),重症伤员的伤情以挤压伤、多发性骨折和内脏损伤为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为尽可能减少死亡和伤残,卫生部门已在灾区组建了重症伤员救治专家组,争取在48小时内对重症伤员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
因为气温过高等原因,灾区消杀灭防疫工作也开始面临更大挑战。截至10日17时,已有15支卫生防疫队,184名防疫队员,携带药品、设备进入灾区。
灾区三维动态地图公布
10日,国家测绘局透露,已紧急制作完成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一批灾前、灾后航空摄影影像图等,供抢险救灾使用并向社会公布。
通过紧急研制开发的舟曲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抢险救灾人员可以清楚了解灾害损失的细节,严重程度及空间分布,从而进行科学决策,确定优先救治的区域;也能够了解灾区的道路、地形等信息,确定如何安排救援路线,布置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等等。
昨天上午,国家测绘局组织中航四维(北京)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在舟曲的无人飞机航摄系统起飞对灾区进行了航空摄影,获取到灾区10平方千米、0.15米分辨率的灾后航空影像。
舟曲县城找到24口水井
从泥石流发生后就一直停水的舟曲县城,目前已经找到了24口水井,县城部分地方饮水暂时有所缓解。
10日22时舟曲县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就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已经在县城找到了24口水井;旧的水源地也正在架设临时管道,同时考虑长远,已经开始着手新的水源地项目。当地目前采取了拉水供水等多种方式,群众饮水问题正在得到妥善解决。
失语50多小时兄妹开口说话
10日9时20分,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受灾儿童刘杰、刘慧兄妹俩在其母亲陪同下,来到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医疗救护点。
据母亲说,灾害发生了50多个小时,但遭受心理重创的两个孩子出现了失语症状。心理医师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们沟通。一个多小时后,两个孩子开始说话了,还牵挂起了远在外地的爸爸,“爸爸,我们都好,我们想你……”
据甘肃省卫生厅统计,截至10日15时,共有54名灾区受伤人员住院治疗,其中本地治疗的22人,转运至外地的32人。卫生部的2名心理干预专家和甘肃省卫生厅的12名专家已初步确定了心理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