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日本政府也于8月30日公布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全球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呼之欲出。在这种资金面预期大规模宽松的推动下,铜价上涨趋势将延续,甚至不排除突破前期高点的可能。
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重启
美联储8月10日发表声明表示将继续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不变。同时,它还决定将机构债和所持到期抵押支持证券(MBS)进行再投资,用于购买国债。这标志着美联储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意味着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
日本也开始采取行动支撑其脆弱的经济复苏:日本央行宣布增加10万亿日元的6个月期廉价融资,政府公布了9200亿日元刺激方案大纲。
在世界央行官员货币政策座谈会上,在谈到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维护价格稳定是美联储的首先目标,并且同时提出了后期货币政策操作的四种非常规工具。
结合美国经济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短期内美联储可能仍然会采取一种叫“资产组合调控”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即美联储通过购买不同期限国债的行为来投放货币量,间接干预实体经济,刺激私人投资需求。一方面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的行为会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从而为经济体营造一种低利率的政策氛围,降低私人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美联储购买短期国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私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美联储购买短期国债会降低其收益率,从而改变私人投资者风险偏好,促使资金从风险较低的市场流向风险较大市场。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如果美国经济在2010年仍然陷入低迷,美联储将在后期加大货币投放,继续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由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对全球其他央行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在这一带动下,我们预期后期全球央行将进入第二轮的宽松,资金面的充裕为铜价的上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铜市供应偏紧局面逐渐显现
从基本面上来看,来自于中国消费需求的增加使得铜的基本面发生改变,铜供应偏紧的局面逐渐显现。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发布8月报告称,全球5月精铜产量较需求量紧缺9.3万吨;1-5月精铜产量紧缺19万吨(经季节调整后供应过剩4.6万吨),而上年同期过剩0.8万吨(季节调整后过剩22.3万吨)。2010年1-5月全球精铜消费量同比上涨7.4%,主要受日本、欧盟和美国的消费复苏以及中国表观消费量5%的增长带动。1-5月,全球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4%(即62万吨)。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消费分别上涨3.6%、11.5%、 37%和4.5%。尽管产能有所增加,1-5月铜矿供应依旧紧张。2010年1-5月,全球铜矿产量同比仅增加0.3%。世界最大的铜矿生产国智利铜矿产量同比微涨1.8%,而其他主要铜矿生产国产量共下降了7.5%。铜矿产能利用率降至77.5%。
一方面是资金面的充裕,另一方面是供应逐渐偏紧的基本面,我们认为铜后期走势仍然会以上涨为主要趋势。本周一沪铜(59360,750.00,1.28%)价格已经创造今年5月以来的新高。在前面所述的两个因素的推动下,我们认为未来沪铜的价格可能会超过前期4月的高点。 (中期研究院研究员 赵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