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三大宏观风险事件(欧债危机、货币调控以及复苏停滞)在构筑铜价宽幅震荡行情模式的同时,也打乱了沪铜金融属性向商品属性转化的市场节奏。时下欧债危机事件渐行趋稳,各国宽松政策退出步伐愈显缓滞。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以及企业重建库存活动影响,主要经济体复苏放缓局面在8月份也出现了积极转折。在此背景下,利多隐现的供求基本面有望续接铜价涨升动力,加上弱势美元也为大宗商品注入乐观要素,沪铜四季度仍有望冲破前期高点64300元/吨。
首先,铜市前期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削减。一方面,欧债危机未来再度爆发的概率仍然较低。2010年前8个月,欧洲国家财务问题最严重的爱尔兰和希腊预算赤字总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5.5%和32.2%。尽管诸国减赤潮不免延缓欧元区整体复苏进程,但至少在金融层面的危险期已然渡过。另一方面,全球政策加息预期继续呈现缓和局势。美、英、日等国央行纷纷表示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欧央行对宽松政策退出的态度更是格外谨慎。8月份中国CPI指数虽然同比增长3.5%,但如果剔除农产品短期供求偏紧引发的涨价因素,当前物价总体水平实际仍在管理层容忍限度之内。
其次,世界经济二次探底论不足忧虑。最近一些统计数字表明,受私人消费增加和企业重建库存活动影响,8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已开始出现积极修正。世界经济再陷停顿乃至倒退的概率很小。
再次,供求基本面利多将给予铜价长期支撑。笔者预期,在经历完上半年宽幅震荡行情的充分洗礼之后,铜价将再次尝试金融属性向商品属性轮换的价值回归过程。而如果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在上游矿产资源刚性约束和下游消费持续增长的前提下,铜市供求格局未来很可能由宽松趋向偏紧。虽然中国市场本年度难抵去年38%的需求增长幅度,但电力、汽车、基建等多个领域未来用铜消费依然十分乐观,特别是四季度精铜进口数据增长值得预期。
最后,弱势美元也有望激化铜价涨升潜能。从7月份开始,市场做空美元情绪逐渐增加。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9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当周,美元净空头头寸增加至142.1亿美元,是8月中旬以来高位。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激化美元贬值预期;其二,由于美国经济通胀水平依然较低,美联储短期加息可能性几乎为零;其三,中国近几个月来连续增持日本、韩国国债,央行储备资产调整也为美元回落提供一个有力注脚;其四,澳元等高收益商品货币短期强劲也相对弱化了美元投资价值。近期投机资金风险偏好有效扬升,美元震荡趋弱格局或将延续,这也是沪铜后市看涨的一个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