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金融属性成为伦铜在11月11日刷新历史高点的主要推动因素。随着爱尔兰爆出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情绪,铜价在11月12日开始大幅回调,并一度击穿8000美元关口,随后依托着60日均线的支撑走出振荡盘整行情。上周,国内外铜市均摆脱振荡局面展开强势反弹,伦铜在12月7日盘中再度刷新历史高点至9044美元,铜价开启“9”时代。这一次,铜的商品属性——供求面成为主导。
欧元趋稳,美元滑落,基本金属压力消减
爱尔兰拯救行动及减赤计划的出台,并未立即得到市场认可,担忧情绪继续蔓延至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比利时。不过,当欧洲央行宣布大手笔买入葡萄牙及爱尔兰国债之后,市场恐慌降温,CDS迅速回落,欧元趋稳。经济数据方面,欧美与中国PMI数据理想,美国房市及德国零售数据大幅好于市场预期。在市场环境较好的状况下,风险偏好转换,资金流出低风险的国债市场,转而流入股市、商品、能源、贵金属市场,这些市场均出现较强劲的反弹,同时美元也出现了走弱迹象。
欧洲方面,欧元区国家短期再次出现偿债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欧洲政府决策与行动迟缓、人为失误不断,给投机势力可乘之机,同时欧洲大国对此也采取默认态度,主要原因是弱欧元有利于出口。目前的爱尔兰债务危机与年初的希腊危机不同,欧洲有稳定机制(EFSF)保底,即使再有国家出现偿债能力问题,违约的风险也不大。
美国方面,劳工部12月3日公布的11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9.8%的失业率成全了伯南克的QE2,美国内部挑战量化宽松的声音相对减弱。伯南克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押注在QE2上,并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如有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地推出QE3,宽松货币环境会维持下去。
综合来看,欧洲再度出现债务危机的概率较小,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仍将延续,欧元有望企稳,美元中长期走弱预计不变,基本金属压力将有所缓解。
库存持续下降,现货高升水支撑铜价
从2009年至今年10月份,铜价一路攀升,LME现货铜对期铜始终保持贴水状态,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遭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实体经济尚未恢复元气,对于有色金属的消费依旧疲弱,另一方面铜市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只是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国际炒家利用所谓的“经济复苏的预期”不断炒高铜价。但今年11月份之后,铜市场逐渐走出现货铜贴水状态。11月30日,LME现货铜对3个月期铜升水达60美元/吨,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据12月7日LME公布的数据显示,LME现货铜相对于3个月期铜的升水依然达到30.25美元/吨,表明近月合约的交割供应量正在渐渐减少。现货升水突破两年来的振荡平台,将对铜价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库存作为各国供需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全球各个时期的真实需求。近期美国的制造业数据显示美国的经济并非想象中疲软,加上中国需求足以实质性拉动全球的有色金属消费。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的月度报告中称,2010年前八个月全球精炼铜消费量超过产量36.3万吨,2010年前八个月,全球表观消费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3%,约合100万吨,主要因为欧盟、日本和美国消费量在复苏。上述三个地区的消费量分别增长12.5%、30%和7.5%。
另有消息称,摩根大通目前在LME铜库存中持有量为50%至80%,因摩根大通、高盛等各大国际投行正在计划推出现货铜ETF基金(交易性开放式指数基金),允许散户投资于存放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库的现货铜,这意味着ETF交易必须有实物铜作为后盾。现时,库存量逐渐下降以及现货铜价继续保持升水状态是期铜价格上行的重要条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若铜价想要延续近期的涨势,需要经济的进一步好转,进而拉动全球铜消费。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成为过去,铜市回归供求面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上述中国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向只是对过去数月政策执行情况转变的一种官方证实。目前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通货膨胀及资产价格泡沫的控制,并逐渐改变了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完全专注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做法。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成为过去,未来铜市的主导力量将由资金推动回归到供求面。从供给看,巴克莱报告显示,明年的铜需求量将增加4.2%,而全球产量仅增加2.6%。力拓预期2011年全球铜供应将出现实质性短缺,中国可能不得不动用战略储备,以协助满足需求。
从需求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铜材的需求在逐步增加,自2001—2009年以来,中国铜材产量维持近20%的增速,根据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铜材产量数据预计,今年铜材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江西铜业 预计2011年中国铜需求增长超过9%。麦格理预计2011年中国电网的铜消费量将由2008—2010年间的每年70万—80万吨增至逾100万吨。另外,“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在七大战略产业最多投资达1.5万亿美元。
综上所述,基本面看,外围宽松的货币环境未变,步入“十二五”后中国消费依然值得期待;全球铜库存持续下滑,加剧了市场对于供应短缺的忧虑情绪;现货高升水有助于支撑铜价。技术上,目前铜价运行在6月份以来的上升趋势线之上,操作上建议延续多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