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安徽地勘部门连续四年每年探一座大型金属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09
    铜之家讯: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地质勘探部门已发现大中型铁矿4处,探获资源量2.6亿吨;大中型铜矿4处,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地质勘探部门已发现大中型铁矿4处,探获资源量2.6亿吨;大中型矿4处,提交资源量50万吨;提交钼资源量60万吨以上,钨资源量20多万吨,铅锌资源量200万吨。 2007年起,连续四年每年探明一大型金属矿。

      安徽省地跨华北陆块、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3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既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又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目前,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58种,探明资源储量91种,探明大中型矿床477处,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0位,其中煤矿、铁矿、水泥用灰岩矿、硫铁矿、铜矿为优势矿产。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安徽加速崛起的过程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基地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地质勘探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深部找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

      仅去年一年,安徽省地矿局就实施地质勘查项目307项,完成钻探工作量35万米,其中千米以上深孔工作量超过一半。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后,安徽省每年发现一个大型金属矿:2007年,在庐江县发现泥河铁矿,提交磁铁矿1.8亿吨,硫铁矿1.4亿吨,均达到大型规模,勘查开发模式被誉为“泥河模式”,中国地质学会次年将其评为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2008年,在祁门县探明东源白钨矿资源量达9.62万吨,此发现在安徽省南部尚属首次,对周边地区寻找金属矿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9年,在金寨县发现沙坪沟钼矿,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别山地区找矿重大突破,据估计其潜在价值超过2000亿元;2010年,在池州市探明黄山岭钼矿达大型规模,潜在价值超过600亿元,终结了安徽省江南过渡带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无大型钼矿历史。 “展望‘十二五’,安徽将进一步提升深部找矿能力,促进由勘查为主向勘查开发并重转变,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更多资源支撑。”安徽省地矿局负责人表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