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照片
审判
年仅26岁的吴英经历了4年的创业打拼,于2006年荣登中国女富豪榜单,其后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拘,更因集资诈骗被判死刑,一审法院经开庭审理后,曾被吴英举报的官员中至少有3名官员参与写联名信,要求一审法院判处吴英死刑。
浙江省金华市检察院以集资诈骗罪起诉吴英,2009年金华市中院一审判处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吴英不服一审判决上诉。
2011年4月7日二审时,吴英做了自己的选择,首次认罪。认为自己不构成集资诈骗罪,但认可构成非法吸收存款罪。
吴英的两位辩护律师则仍然为吴英做无罪辩护。
二审开庭过去了4个多月,早过了判决期限,却迟迟没有结果。
反思
货币政策从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环境下,民间借贷自然异常活跃。严格来看,民间借贷的高利率确实超越了监管上限,但其对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补充作用也着实不容小觑。恰是民间借贷的这种灰色身份使得监管层对其爱恨交加、若即若离。
吴英案挑动的就是监管层的这根神经,对于民间借贷是开闸疏导,还是一棍子打死?吴英会否成为民间借贷的祭品?吴英在等,市场也在等。
吴英“是否符合集资诈骗罪”、“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检辩双方都在吴英过往的故事中寻找证据。
吴英案对民间借贷边界的界定,亦关系将来民企的融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