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五金动态 » 正文

    汽车工业弱点:零部件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4  来源:全球五金网

      问题在于,当前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已制约到整车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如果没有掌握核心的零部件技术,利润率会非常低。”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沈军说,“我们做过一个统计,自主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销量份额大致是三分之一,但是销售额的份额就占到20%,少10个百分点,什么原因?都是低端车型比较多,高端很少。如果再看利润贡献,只有10%的贡献,90%都是国际品牌,就意味着自主品牌尽管获取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是利润获取只有十分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跟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薄弱是相关的。”

      更为严重的是,在零部件行业,由于外资没有进入限制,从2006年开始,跨国集团在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控股趋势明显,其垄断行为已经由“隐性”逐渐表现为“显性”。如今,为了严密掌握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外资在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时,更多采用独资的形式。显然,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