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力管理 » 正文

    激励,如何应对“人心不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6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张华强

      其次,在管理环境中努力减少员工不满意的诱发因素,增强员工的认同感。按照管理者奖励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逻辑,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在智慧人面前,却有可能出现奖励了个别人而大多数人不服气、不满意的现象,在总体上得不偿失。比如在业绩上实施提成奖励似乎没有错,但是有人并不是靠诚实劳动,而是靠特殊资源、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的方式取得业绩,那么这种奖励的兑现实际是在激励潜规则,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投诉。因此就有必要在按照潜规则进行激励方面做减法,在做好基础工作方面下功夫。管理者自己必须言行一致,保持理念的不变性,减少激励方向的不确定因素。毫无疑问,努力改进管理工作,减少员工不满意的诱发因素,“保健因素”就会增强,适当的激励更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

      再次,在制度建设中减少灰色激励“成功”的可能性,增强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企业奖励举措的奏效是和制度的建立健全相辅相成的,如果说前者是正激励,那么后者就是负激励。负激励无疑是对违背制度行为的惩治,如果违背制度行为得不到惩治,负激励就会演变成灰色激励,产生各种灰色收入之类。管理者要想发挥正激励的作用,必须在灰色激励“成功”的可能性上做减法,使发放购物券、提供各种补助津贴、报销相关个人费用、在职消费等灰色收入阳光化。否则,正激励的效能完全可以被智慧人忽略。因此,管理者必须正视员工作为智慧人的理性判断,不要试图巧立名目、玩弄概念、封锁消息来掩饰灰色收入;相反应当鼓励智慧人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堵塞各种漏洞,使得主流价值观不再形同虚设。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