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废旧动态 » 正文

    加快再生有色金属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9
    铜之家讯:  近年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技术装备和节能环保水平不断上升,金属熔炼回收率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逐步改善,产业

      近年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技术装备和节能环保水平不断上升,金属熔炼回收率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逐步改善,产业实现了整体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进入了发展继续加快、产业亟待升级的关键时期。

      产业发展迅速节能减排显著

      产量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

      1949年~2010年我国共生产再生有色金属5144万吨,其中“十一五”期间共生产2885万吨,占新中国60年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的56%。2010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775万吨,同比增长22.4%,占当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比例达到24.7%,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区域分布逐步优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十一五”期间,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国内回收集散基地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等重点产业集群及多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并有产能65万吨的再生铝企业、40万吨的再生企业、20万吨以上的再生铅企业,一大批年产5万吨以上的再生金属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产业升级加快,发展能力增强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先后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使拆解和熔炼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开发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了产业的发展层次,并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管理及资本运作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从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化经营的转变。

      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2885万吨,与原生金属相比,节能5640.6万吨标煤,节水64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57.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1.4万吨,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节能减排做出重大贡献。

      有力扩大了就业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我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废有色金属回收、分类、拆解、冶炼、加工利用的企业众多,根据单位产品劳动力消耗推算,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吸纳约150多万人就业,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的重要领域。

      行业发展迫切需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一产业还很年轻,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如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先进产能竞争力弱,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经营管理需进一步规范,等等。尤其在科技方面,该产业的工艺技术、生产效率、综合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和水平等关键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拆解环节,目前废铜、铝线缆的预处理大多先由人工分类,然后使用半机械化处理;大中型废电机、变压器多用手工和简单工具拆解,小型废电机采用机械化破碎、手工分选,或完全采用手工拆解分选,机械化程度较低。

      熔炼环节,再生铜、铝、铅三大品种目前均采用反射炉熔炼,炉型大小不一,良莠不齐,其产品质量、回收率、能耗也有较大差异,配套环保手段及效果也相差甚远。冶炼过程中防控二噁英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虽有一些进展,但仍需深入研发。众多中小企业检测设施不完备甚至缺失,过程控制缺乏实效。

      研发环节,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研发力量普遍薄弱,许多设备和技术只是简单模仿,难以开发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多数再生有色金属产品仍处于低档次低附加值水平,缺乏竞争力。

      总体来看,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仍以中小企业居多,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快产业升级的任务仍然繁重,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步伐,推动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家正在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着力引导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从组织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到三部委联合发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集中于三领域

      拆解分选工艺技术装备

      现阶段,我国需要适合现阶段再生有色金属发展特点的废金属拆解分选工艺技术装备,即重点服务于大中型拆解企业,具有高质量的拆解产品,具有有效的节能、环保设施;提高金属和其他废物的综合利用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及适度的手工操作相结合,性价比合适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十二五”期间,重点研发及推广废旧有色金属机械化拆解预处理技术、废铅酸蓄电池无污染破碎分选机械化国产技术、废铝预处理技术、废旧有色金属与其他杂质高效分离预处理技术,以及废旧有色金属成分快速检测设备。

      熔炼工艺技术装备

      当前,再生有色金属熔炼所使用反射炉炉型需要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重点研发及推广的技术与装备有再生铜倾动式阳极炉、竖炉及其它新型熔炉,废杂铜分级直接利用技术;先进铝熔炼技术装备、蓄热式燃烧技术、废铝罐低烧损还原技术;废铅蓄电池铅膏、铅栅分类熔炼技术,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再生有色金属熔炼工艺智能化控制技术,再生有色金属物料自动配比设备。重点研发冶炼渣高效无污染处理技术,节能型熔炼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设备,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备,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治理技术和快速监测技术的研究。

      其他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的科技需求

      废电子电器再生回收方面,需要加强在多金属、稀贵金属方面的高效提取回收、综合回收及其环保治理方面的技术装备,重点研究废电器及电子材料破碎和高压静电分选技术,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成套设备,镍、钴、锗、铟、贵金属等金属循环利用技术及设备,更要研究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综合技术及装备。目前,国内不少科研单位已在金、银等贵金属再生方面、工业废料回收铂钯铑等稀贵金属方面取得成效,部分成果已经在企业中应用。“十二五”期间,对于再生稀贵金属,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适合产业化的综合回收技术,联合企业做好试点应用与产业推广。

      再制造技术装备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在产品再制造性能设计、可循环利用材料、产品可拆卸性和模块化设计等工艺和技术;无损拆解、高效环保的物理和化学绿色清洗、废旧件无损检测、剩余寿命评估等技术与装备;主要机电产品再制造生产加工相关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等。

      报废汽车拆解回收方面,涉及到共性技术、再制造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需要重点研究如何尽可能提高回收利用率,开发利用快速装配系统和重复使用的紧固系统及其他能使拆卸更便利的技术及装置,可拆解性、可回收性设计,有效的清洁能源回收技术,高效拆解技术等。

      五途径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企业发展具有内动力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的特点是多、小、散,激烈的国内外废金属原料的竞争和价格的攀升,必然使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金属回收率、综合利用水平、节能、环保和安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国家对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淘汰落后、产业升级的压力将与日俱增,也必然使企业做更长远的考虑和规划。

      继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从框架层面建设了相关体系,但要从真正意义上付诸实践,还需要尽快实现制度层面的“体系设计”。尽快建立和完善再生金属领域的相关法规政策,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转型关键时期实现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目标实现的基础。

      加大技术研发及推广力度

      必须加大对再生有色金属方面的技术研发力量,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推广;编制再生有色金属技术装备指导目录,支持研发新型再生有色金属预处理、熔炼、节能环保技术装备。鼓励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再生有色金属技术体系。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和推动科技进步试点示范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

      依托基础条件好、技术装备先进的重点项目或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建设产业化试点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示范工程成果及经验,带动产业整体水平提升;支持产业相对薄弱的西部和东北地区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确定一批再生有色金属拆解、冶炼专项试点项目,并给予政策支持。

      落实行业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加大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和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准入条件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深入贯彻落实行业准入制度,强化行业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及产能,逐步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

      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 不断提升技术引导力

      “十一五”期间,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再生金属分会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切实做好政府行业管理的助手,完成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项目的分析报告、发展规划及研究课题30余项;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诉求,及时向政府反馈行业发展情况,提出专项政策建议10余项;参与组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组织国际论坛、研修班及区域交流会,为企业在技术装备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提供服务。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