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军事媒体《新罗空军论坛》近日发表文章,通过中乌两国之间日益火热的军事合作,解读了中国空军未来的战略轰炸机发展方向。文章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其战略轰炸机与战略轰炸能力始终被认为是最薄弱的一环。但得益于中乌军事合作而带来的大量技术输入,不仅有助于中国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能使中国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战略空中打击力量。本报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战略轰炸就是要干掉“战略目标”
战略轰炸理论最早由意大利著名军事家杜黑在其军事著作《制空权》一书中系统提出,二战初期,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得尔·哈特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即“真正决定战争、战役甚至最小规模战斗胜负的因素,是使对手失去希望而非生命,而战略轰炸正是起到了这一作用”。二战中,以英美为代表的盟军针对德日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实际上就是以杜黑与利得尔·哈特的理论为基础。在二战末期,美军还进行了最早的核轰炸。
资料图:东海舰队的轰-6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