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一学生因停车打死清洁工,戾气为何如此之重?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戾气,以致在堂堂名校——明星的“摇篮“中,因为停车的问题而发生命案?
昨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一位开着奥迪车的学生在校内和一位清洁工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清洁工死亡。昨晚北京电影学院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学院某学生因停车不当与清洁工发生冲突,双方互殴,导致该清洁工死亡。后该生被传唤至公安机关,现校方正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下午发生的事情,学校的官方微博当晚就及时发布消息,在信息披露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具体案情公众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警方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及时、全面公布案情——凶手是涉嫌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杀人?有没有自首等从轻或者从重情节……
公开是公信的基础,唯有让公众得到详细的信息,种种传言才没有市场。同时,北京电影学院作为死者的目前服务单位,以及行凶者的教育单位,在工伤处理、化解矛盾方面,也应有妥善措施。
不论具体的是非对错,仅因为遇到停车这种小矛盾,居然用拳头代替说理,终酿成惨案,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尤其是一方还是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却选择了最野蛮、最不需要知识的手段——暴力去解决纠纷,这样的戾气值得社会反思。
但这样的戾气在舆论空间里并不鲜见:有花季少女残酷殴打、虐待同学,并拍成视频上传网络,俨然成为“时尚”;还有保安对记者、老板对员工大打出手的;更不消说,那位音乐学院的高材生药家鑫,在出了车祸之后,用刀捅死受害者……太多的鲜血,太多的聒噪声,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什么问题都只能在拳头上解决。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戾气,以致在堂堂名校——明星的“摇篮“中,因为停车的问题而发生命案?可能是竞争压力太大,也可能是对社会公平等更深层的焦虑,也可能是依仗权势无法无天。但暴力无助于解决问题;戾气的蔓延,只会造成更多的受害者——包括施暴者在内,那位因为停车而闹出人命的大学生,已经毁了自己的前程。
作为合格的公民,大家有权监督警方公正办案、法院公正审判,也有权利谴责凶手,但应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不能因为一方有奥迪“名车”、一方是学校清洁工,就把案件随意脸谱化、标签化,拿别人的悲剧浇胸中块垒,对一起刑事案件上纲上线。否则,只会增加更多的社会戾气,扩大仇恨。(徐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