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东北网的详细报道:
早些年,家里“做一大桌子菜”,一家人乐融融地吃团圆饭。随着百姓生活的富足,“年夜饭”已经不仅仅在自家的饭桌上。百姓在年夜饭上,都会花哪些功夫?
中餐火西餐冷
记者在一家饭店了解到,从去年“十一”开始,市民便陆续预订年夜饭了。“年夜饭下馆子”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另一家饭店经理告诉记者,年夜饭市场看似“火爆”,其实“赚不了多少钱”。不少外地服务员要回家过年饭店人手紧张,导致春节期间的人员工资“翻倍涨”。平时,一个厨师的平均日工资为130余元,春节期间涨至260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年三十”饭店订餐“火爆”,但西餐厅却“无人问津”。记者在位于道里区的一家西餐厅了解到,每逢除夕夜,店里都异常冷清,基本没有客人订餐。一位市民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年夜饭“当然要吃中餐”。
“独一代”合家欢
在今年的年夜饭预订中,双独子女开始占有较大比重。传统大家庭开始向“四二一”模式转化,合家团聚的年夜饭也成为独一代的难题。
市民杨林2010年5月结婚,和丈夫都是“80后”独生子女。去年刚结婚的小两口就遇到了除夕去谁家吃年夜饭的难题。杨林说,按照老传统女孩要回婆家过年,可如果我去婆家,我爸妈怎么过年?后来经两家人协商,想出了一起去饭店过年的办法。杨林和丈夫出钱,邀请双方父母一起在酒店度过了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春节,杨林早在1个月以前就在一家饭店订好了一桌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