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新京报的详细报道: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GDP的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能耗代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均GDP的含金量不是很高,人均GDP里有很多牺牲的成分。所谓牺牲的成分就是没有把环境污染、劳动力价格低估等成分算进来,本来应该扣除更多的成本和中间投入但没有扣。
地区之间人均GDP不平衡
新京报:去年北京人均GDP达80394元,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在哪里?
高辉清:北京跟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在金融产业方面,这些国际大都市的金融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大,都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们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占比不如国际大都市。
新京报:2010年北京人均GDP为7.59万元人民币,而西藏人均GDP仅1.37万元,中国人均GDP不平衡原因是什么?
高辉清:历史上地区之间就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相对来说,北京、上海以前经济就较为发达。改革开放后,一些地理位置占优势的地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就获得了先行发展的机会,这就加大了地域间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