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方的外交陈述来看,这起争端的起因和过程都不复杂,各自对事实的描述也基本没有差异。分歧只在于,对同一事实的是非判断存在着根本差异。具体而言,双方对这片“专属经济区”的归属的立场截然不同。显然,这是老问题的新表现,根子还在于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争议。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这个老问题不解决,新争端还将反复出现。
不过,从近来处理此事的姿态来看,中日双方的姿态都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日方不断加大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中方也开始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出击。
自2010年秋天中日撞船事件以来,中国对钓鱼岛海域的渔政执法已经常态化。在一片有争议的海域,两国同时执法,发生争执在所难免。不过,过去的情况是,大都是日本方面向中方提出抗议,指责中国渔政执法船或科考船在这一海域进行相关活动,中国只是被动地解释、回应,并阐明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由中方率先发出警告或抗议的情况非常少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钓鱼岛长期以来都是由日本实际控制,中方只是在口头上不承认日方的非法占领,在行动上并未对日方的这一非法行为进行过以牙还牙的抵制。给人的感觉是,中方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声索底气不足,所以不敢对日本政府在此区域的活动予以实际抵制。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等于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日本非法控制的事实。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中方应当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