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争议再起 国际化之路仍将漫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2
    铜之家讯:  铜之家网国际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争议再起,国际化之路仍将漫长。3月6日电 美国众议院6日投票通过《1930年关税法》的修
      之家网国际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争议再起,国际化之路仍将漫长。3月6日电 美国众议院6日投票通过《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案,从而扫清了美国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法律障碍。一场美国与中国即将展开、前所未有、无法避免的商业大战即将拉开……象美国展开的“轮胎特保案”引发了全球30多个富有国家的轮番狂轰滥炸。还有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国”问题,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协议,有观点认为中国将于2016年“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根据欧、美“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既是到2016年末中国WTO过度期限完全到期,传说中的中国WTO协定会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一说,但这依然是未来中国进入国际化、中国自己无法决定的一把历史最大“悬剑”……

    3月5日9时,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首先是听取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接着是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他任期的最后一个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2011年,中国GDP逐季回落,比上年增长的9.2%有大幅下降(2012年比2011年降低了1.7%,却比美欧经济增长GDP还要大很多)。总理温家宝强调,GDP增长目标调低,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但温家宝已经没有时间来确定中国GDP是7.5%上还是下了,因为地方政府几乎没有确定要下降的……但来自全球各国的反应却异常激烈,中国经济成全球各国无法绕过经济新浪潮、拍击着全球各应接不暇的市场、商品新变况:

    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急跌

    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变化,成为本周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将GDP增速主动调降至7.5%的“降温”举措,让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患上“急性感冒”。不过,在年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调降过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降温”已打过“预防针”,“中国需求”概念的退潮并非坏事。

    3月5日,中国“两会”开幕,中国总理温家宝报告宣布将中国2012年GDP降为7.5%之后。在5日之前,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国经济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巨大影响力再次显现。而在中国八年来首次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由8%降至7.5%之后,欧美与亚太股市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结束年初以来的连续上涨,从资本股市、黄金市场、到石油市场、再到大宗商品市场都出现2012年以来少有的下跌。

    欧美股市止涨、开始下行

    3月5日、6日,就在中国温家宝总理作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后,中国国内沪深股市与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多个品种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跌调整。市场人士表示,虽然造成国内资本市场下跌的各方面因素错综复杂,GDP增速目标的下调并非是唯一原因,但欧美市场在近期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况下出现大幅下挫,则显示出“中国因素”的巨大影响力。

    6日,美国与欧洲主要股市均出现年内最大幅度下跌。在北京时间7日早晨收盘之后,美国道琼斯指数单日跌超200点,成为年内下跌幅度最大的一个交易日;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股市的主要指数下跌幅度均超过3%,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最大调整幅度;在亚太市场,日本与澳大利亚股市也与A股市场同步出现振荡、调整。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此前一路飙升的原油价格出现回落,其中纽约市场4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3月6日下跌近2%;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铝、镍、锡等基本金属期货价格均下跌超过2%,锌、铅期货价格更是分别下跌超过3%和4%;而纽约市场黄金价格也收跌1.9%,并在盘中创下近两个月来的新低。

    中国“降温”有预兆、难防范

    面对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没有任何先兆的急跌,一位全球性证券公司策略分析师表示,“中国在本周一决定将2012年经济增长目标从8%降至7.5%,投资者们已开始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稍作调整’。”不过,在国内经济学界看来,在新年1月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先后调降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主动“降温”已有预兆,并不显得十分唐突。

    此前,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2012、2013两年的增速将分别为8.4%和8.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8.2%和8.8%,比上次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8和0.7个百分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2%。这也意味着,根据这两大国际机构的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减慢1个百分点左右。但现在中国公布“十二五”规划与2011年减速近2%、实际是1.7%。

    在此基础上,对于中美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进行过比较研究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认为,从欧美市场对中国政府调整GDP增速目标的反应来看,市场确实进行了向下的调整,但调整的幅度并不大,而且很可能是短期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虽然此前国际权威金融机构已经调降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但却没能猜中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会降至一贯以来“保八”底线之下。对此,郑学勤对记者表示,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再加上中国政府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下主动做出经济增速调整,这次下降GDP增速目标已有预兆,而且这仅仅是下调了目标并非实际增速,因此国际资本市场可能不会出现持续的“不良反应”。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利于控通胀

    在中国主动“降温”的情况下,近些年来国际资本市场热炒的“中国需求”概念或将退潮,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如果能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对意在保持物价稳定的中国经济来讲并非坏事。从6日以来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行情变动看,原油、黄金、基本金属、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又反向带动了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各个品种价格的下降。其中,原油价格近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的压力。

    有专家指出,欧洲央行自2011年12月以来拍卖的LTRO(再融资计划),虽然旨在增加银行间增加流动性,维持欧洲银行业金融稳定性,但被认为是欧洲版定向宽松政策。而在金融危机过后至今,欧美为应对危机都分别采取两次以上的变相宽松货币政策,直接使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从而增加了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国内,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认为,虽然中国调降经济增长目标不会直接降低因欧美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是否会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也很难说,但这将间接减少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将对控物价起到直接与间接、国内与国际相衔接的积极效果。

    而一些国际学者认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中国需求”概念的笼统性和模糊性,本身就包含了不少投机者鼓吹出的价格水分。对此,来自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则郑学勤表示,合理调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期,对降低通胀是有好处的。“中国经济未来可以预见的有三个因素,一是由于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联结各国经济的中枢地位,它一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新引擎;二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全球独一无二,与主要大国兼容有重大阻隔;三是中国的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发展潜力,但悖论也显著。”郑学勤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比GDP增速是8%、还是7.5%要重要得多。”

    美国举起商战刀开“杀戒”

    2月10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初裁判定从越南、中国进口的风电塔产品和越南、台湾生产的钢衣架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授权美国商务部继续对上述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USITC还指控中国对该国风电塔生产商提供政府性补贴,帮助生产商在美国市场低价出售产品。美商务部预计在6月6日前提出拟对越南、中国进口风电塔征收的反倾销税率,USITC将根据该税率做出最终裁决。

    3月6日,美国众议院6日投票通过《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案,从而扫清了美国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法律障碍。众议院当天以370票赞成、39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一修订案。这一修订案明确赋予美国贸易执法部门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的权力。由于参议院已于5日投票通过该法案,目前该法案已递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奥巴马签署后,该法案将正式成为法律。

    在任四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至今还没有拒绝过美国“两院”通过的任何一项重要法案。如是这样,一些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少数原“计划经济”国家将面临着美国“补贴关税”的严惩。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2011年12月19日作出一项裁决,认为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该裁决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支出不能作为补贴计算,这也意味着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进口轮胎征税的“轮胎特保案”、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依然是缺少法律基础支撑的一个案例。

    据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2月29日在众议院参加听证会时表示,美国联邦法院的裁决损害了美国政府的贸易执法能力。于是,美国参众两院在听证会结束后即刻开始起草了美国关税法的修订案,以解决商务部缺乏执法依据的问题。美国立法机够于3月6日通过的此法案,就将美国总统签署的“轮胎特保案”程序完全合法化了。

    “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的死结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人治历史的国家。美国国家的“反补贴税”法案,将一改中国长期“人治”、中央和地方政府乱补贴的贸易、投资的乱世恶习,囿此而建立起国家以“法治国家”——国家税收来调节商业、产业、商品的重大格局转变,而不是从中国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层层面面“人治”的各种“补贴”。一旦这一改变成器,象美国的“轮胎特保”那样成众矢之的、成美欧实施的国家策略,那么中国将有可能从经济向所有领域蔓延;中国不改变贸易方式和策略,那么62年一直“人治”的中国,还有什么新的国际方略、新对策来让欧美接受、来平衡?

    据查,美国从2006年开始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发起了31个案件,其中24个案件对我们收了双重的高额关税,阻止中国的商品到美国去。然后中国根据美国自己的法律而不是世贸组织的规则,向美国的国际贸易法院提出上诉,中国企业告了美国的商务部。2010年,美国的贸易法院判美国商务部输了。然后,美国商务部不服,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到2011年底还是判美国商务部输了。因为美国的法律禁止向非市场经济的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而美国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而自这个时候,美国商务部这个一直指责人家不守规则的部门会守规则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事实上没有,就在最近这几天,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修正法案,规定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同时又规定这个可以追溯到2006年,但是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法律不允许追溯以往的。再同时规定,今后要举证,避免反倾销反补贴税重复征收,不是由申请方,而要由应诉方,也就是中国的企业来做。2012年3月6日之后,美国为“反补贴关税”已经通过了立法法法案,奥巴马签署即可生效。

    中国政府曾多次、不厌其烦的要求美国、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全球已有81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欧、美、日等有近40个全球最发达国家却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有报道称,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协议,中国将于2016年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根据欧、美“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即使到2016年末中国WTO过度期限完全到期,传说中的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一说依然是一把历史最大的“悬剑”,这是因为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判定的首要第一条是:(A)“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度”一项(见美国判定“市场经济地位”6项标准之第一项),中国货币——人民币还远未完成此项“自由兑换度”的达标……;(B)“公司有关成本、价格和投入,包括原材料、技术和劳工成本、产量、销售和投资方面的决定是依据市场信号做出的,反映了供应和需求,没有严重的国家干预,主要投入的成本很大程度反映了市场价值”(即按市场经济自主定商品价格)及“公司有一套根据国际会计标准独立审计的,并使用于任何目的的清晰的会计审计报告(即国际会计标准)”“汇率转换依据市场汇率确定(即自由市场汇率)”(见欧盟判定“市场经济地位”5项标准之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国家干预”与“汇率自由”等是原“计划经济”中国62年至今难以跨越历史“巅峰”。(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