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高管的强势辩护姿态值得玩味。既然茅台方面一再强调“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茅台,不要把茅台酒和公款消费必然地联系起来”,又为何对“三公消费禁喝茅台”的话题如此紧张焦虑呢?说到底,靠慷慨的“三公消费”滋养的茅台,是断然不愿从公务接待中抽身、自断财路的。
当然,茅台的委屈也不难理解:酒有千万种,为何受伤的总是我?的确,即便成了众矢之的,但茅台本身并无原罪,不过是代三公消费受过罢了。如果公款吃喝费用刹不住车,总会有取代茅台而受宠的新品,“禁了茅台还有拉菲”未尝不是一句大实话。
由是观之,如果仅仅把茅台当成三公消费的替罪羊踢出局,“丢车保帅”平息舆论,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关键是规范公务接待,打破一年喝掉一个“西湖”的公务用酒局面。这就需要对目前的公务接待进行彻底改革,严格规定消费标准,杜绝类似“不喝茅台喝拉菲”的情形出现。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提出了“关于推进公务用餐和公务住宿改革的建议”, 希望我国能取消领导干部直接报销权。若真能像叶青代表提议的那样,用“企业报销制”取代“单位报销制”,让领导干部不能再染指支付报销行为,公务接待费用大手大脚的局面有望改观。
更为重要的是,“三公”费用要继续加大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若公务接待真能做到公开透明、严守规范,茅台“特供”的尊贵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价格自然回归本位。如此一来,茅台也就不会再成为舆论批判的靶子,一再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