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么结婚?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说严重点不就是不负责任吗?”34岁的公务员胡然(化名)去年下半年才结婚,虽然在父母的资助下,他早已过上有房有车的日子,但对婚姻和家庭,他仍然感觉“压力山大”。“网上有一个统计数据:养一个孩子到上完大学,不早教、不留学,也要50万元,这还是现在的价格。大学生连自己都养不活就贸然结婚、生子,这是负责任的行为吗?”胡然对校园婚姻行为表达了鲜明的反对意见:“我认为只有到自己认为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时,才会考虑要孩子。”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曾对广州等11个大城市进行了1000位公众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对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规定是否赞同”时,57%的被访者表示赞同,认为随着高考取消年龄限制,上大学时达到适婚年龄的人群会有所上升,教育部不限制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与法律政策相吻合,也更人性化。
不过,公众对新规定的赞赏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在校大学生结婚赞赏。调查显示,69%的被访者不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许多受访者表示,如自己的子女选择在上学期间结婚,自己还是会持反对意见,并会让子女慎重考虑。
全国知名社会学家、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尚重生表示,一些数据和案例显示,“校园夫妻”多为两个极端:要么是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经济负担,感情合适了就顺其自然结婚;要么就是家庭条件较差,对生活没有太高追求,在大学里遇到合适的就赶快结婚。他认为,在大学结婚和高离婚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校园夫妻”年纪小,从情侣到夫妻,生活从激情归于平淡,他们面对的变量和不确定性都非常多,如双方都比较“糊涂”,也许生活得还能非常幸福。如一方成长非常快,另一方却依旧幼稚,这样的婚姻“散场”的可能性就很大。另外,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双方家长的引导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