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之家网讯:期权骤然升温,四交易所筹备或改金融衍生品格局。在被监管层和多个交易所频繁“提及”后,“期权”这一颇为陌生的金融产品正在逐步受到市场的关注,“期权”何时登陆国内金融市场,更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国内推出“期权”将是大概率事件。一旦“期权”上市,国内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现状将随之改变。
“经过多年的准备,‘期权’推出的市场时机已经成熟,预计在今年或者明年,‘期权’将在国内上市。”22日,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权产品在国内上市将有利于市场参与者规避现货和期货的风险,推动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
各交易所力推“期权”
“‘期权’并不是一个品种,而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是一种化解转移期货价格风险的工具。‘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对选择权的定价交易。”胡俞越告诉导报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交易所就开始研究“期权”交易,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导报记者了解到,继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启动商品期货“期权”内部仿真交易后,郑州商品交易所日前也表示下半年将尽快启动仿真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期权”方面筹备已久,在基础理论研究、铜“期权”产品设计上进行了诸多准备,并在内部进行了长时期的模拟交易。作为国内惟一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中金所在金融“期权”上的筹备也在积极展开。
20日,中金所针对会员公司举办了金融衍生品高端培训会议,培训重点为股指期权等衍生品。事实上,这是5月份以来该所举办的第三场同类会议。此前,中金所刚刚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等4家境外交易所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一举措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中金所正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谋求新突破。
同期,监管层也频繁表态。证监会主席郭树清7日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积极探索商品期权等金融工具创新。
在第37届国际证监会组织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议抓紧开发国债期货、商品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发现价格和管理风险提供间接的支持。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表示,商品期权等战略性品种正在积极研究中。
“现在市场已基本具备了推出商品期权交易的客观条件。”1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张凡在由该交易所举办的“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上表示。
同日,证监会期货监管二部主任李向宇表示,“‘期权’ 在全球衍生品市场有很强的需求,研究探讨推出‘期权’ ,对我国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
期货公司最适合做“做市商”
“期权交易还需要在制度方面做好准备,这包括期权产品交易规则、做市商制度以及交易所的系统准备。”胡俞越表示,上述方面还需要认真研究,具体细节也需要进一步落实。
据了解,“期权”已经在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期权”交易量的增速也远远高于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自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诞生以来,全球期权交易迅速成长,特别是近十年来,成交量直线上升,成交量绝对值连年超过期货成交量,“期权”已成为国际交易所衍生品的主力军。
“从目前市场主体来看,最适合扮演做市商角色的就是期货公司。”胡俞越认为。但他也表示,能够胜任做市商的角色,期货公司还需要更大力度的创新。“期货公司的创新要跟上,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
为适应“期权”的要求,期货公司在高管、营业团队、交易团队、研发团队以及信息技术团队方面均需要转型,要告别手工作坊时代,进入金融企业时代。特别是“期权”推出以后,期货业将进入产品设计的时代,研发团队建设要逐步转向产品设计,信息技术团队除保证交易流畅外,还要把研发团队研发出来的产品变成程序。
“从期货公司角度来看,会关注两个重点。一个是未来保证金怎么收,如果按照单边征收保证金的模式,对参与者来讲可能更为有利。第二个是流动性问题,需要保证未来某一项期权业务推出后,市场能保证流动性。”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