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温州不良贷款率连续11个月上升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未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6
    铜之家讯:铜之家网讯:温州不良贷款率连续11个月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未解。温州市金融办汇编的温州市金融运行参考月报显示,今年5月末

    之家网讯:温州不良贷款率连续11个月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未解。温州市金融办汇编的“温州市金融运行参考月报”显示,今年5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61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43%,连续11个月上升,远高于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的平均水平。同时,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实际难度也在增加。
      多项金融指标下滑
      “温州市金融运行参考月报”显示,5月,温州多项金融指标呈下降趋势。其中,5月,温州银行业人民币个人经营性贷款为1383.22亿元,比上月减少125.63亿元,比年初减180.56亿元。温州购房贷款总额为555.59亿元,比上月少6.37亿元,比年初少12.08亿元。截至5月末,温州证券交易额2965.2亿元,同比下降40.07%,期货成交额9018.03亿元,同比下降38.32%。
      5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2.43%,连续11个月上升。2011年6月,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0.37%,是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地级市之一。随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发生,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逐月上升。2011年年末,温州市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1.36%。今年2月末,不良贷款率升为1.74%,3月末为1.99%,4月末为2.27%,5月末为2.43%。
      银行界人士认为,温州民间借贷退潮后,资金流动被切断,造成民间坏账,逐渐在银行系统中反映。某温州银行业人士透露,温州一些基层银行工作人员也参与民间借贷,发生危机后,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多米诺”效应。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盘活这条超级资金链,无论是银行还是民间均无力在短期内削减庞大高利贷资金的潜藏风险,不仅仅波及金融业,更波及实体经济。
      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温州财政收入负增长迹象初现。温州今年前4个月分别完成财政收入67.7亿元、50.7亿元、29.0亿元、37.3亿元,同比增长3.7%、0.5%、-3.7%、-2.2%。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土地财政收入急剧下滑。据温州市及各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全市共推出39宗土地,仅成功出让25宗地块,出让总面积548.2亩,面积为去年同期的四成,出让总收入22.18亿元,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甚至不及2010年一宗地王的金额。而温州主城区连续8月宅地“零出让”。
      温州发改委的一名官员透露,今年温州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已成定局,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无疑将减少对处于困境中的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未解
      实际上,随着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实际难度也在增加。
      业内人士称,温州的民间信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破产,对企业来说,则大大增加了融资成本。某担保公司负责人说:“看企业报表,企业经营状况不错,资产负债率还健康,经营者个人的能力和诚信看上去也没有问题,但我们不知道他背地里是否欠了大笔高利贷,越想越怕。安全第一,如果没有把握,资金宁可闲置。”
      “不管是企业跟企业,银行跟企业,还是个人跟个人,大家谁也不敢相信谁,银行惜贷严重,贷款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每年3-6月又是还贷高峰期,中小企业主难过关。”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民间借贷危机和银行信贷紧缩导致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上升,这又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对企业造成最致命威胁的是“互保”制度。据温州一家担保公司的负责人介绍,温州创新的企业“互保”正成为民间金融危机的催化剂。过去,企业向银行贷款,必须有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担保联合体,其中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企业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温州市某电器企业主“跑路”,涉及到为其提供担保的5家企业。银行在发生贷款金融风险时,一贯采取强迫“风险转移”措施来化解自身风险。发生危机后,各大银行不管贷款期限是否到期,竞相采取的措施就是让担保企业先行偿还,从提供担保企业银行账户上直接扣划所应偿还的银行借款。
      “通过该措施,银行的风险化解了,而提供担保的企业债务一夜之间增加了不少,导致中小实业型企业的倒闭加剧。”上述担保公司负责人称,企业从银行贷款大多采用捆绑担保方式,一家企业跑路,影响整个担保群、担保链,并开始波及金融机构。
      而新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作用还比较有限。截至5月底,该中心出借需求登记39699万元,借入需求登记97495万元,成交16笔,成交登记余额为3731万元,成交登记平均年利率为21.7%。最短期限30天,最长450天。业内人士认为,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过低的成交金额、偏高的借入成本和偏高的市场利率,目前用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实体企业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