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之家网讯:继美国5月对华实施“双反”后,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欧盟与中国光伏企业的紧张关系也日益升级。
本周,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以下简称太阳能世界)欲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申诉,指控中国制造商倾销光伏电池。
这已不是太阳能世界第一次“叫板”中国同行。早在7月初,该公司就计划联合欧洲其他生产商向欧盟发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
7月20日,商务部开始正式对美、韩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这本该是中国光伏历史上一次里程碑的事件,但是,这次中国光伏企业并没有站在同一边。
矛盾显现
“双反”调查公布当天,由天合光能、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阿特斯阳光电力组成的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发表声明指出,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并希望借对话解决分歧。
昨日(7月24日),参与多晶硅“双反”调查的有关公司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坦言,“目前发生这样的状况都是利益冲突所致”,“希望国内的光伏企业能够团结起来”。
“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这个产业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国际化、自由贸易、公平竞争。”无锡尚德公关总监张建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作为全球的组件巨头之一,无锡尚德的声音往往代表了中国光伏下游组件厂商共同的意愿。
就在商务部的“双反”调查出台不久,上述光伏发电促进联盟主张并支持开放的市场、自由的贸易和公平的竞争,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
“可以肯定的是,多晶硅在零售市场上的价格肯定将有所上浮。”上述参与出台“双反”调查公司高层人士坦言,“因为目前多晶硅的零售价格是‘畸形’的。现在国外多晶硅企业为了将其产品打进中国市场,不少产品都是通过低于其成本的价格销售的,价格的上浮实际上是回归到理性的价格”。零售的价格有所上浮,但是加上多晶硅长单的价格,整个多晶硅的平均加权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变动。
与此同时,上述联盟强调,“当务之急是全球太阳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采用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沟通和合作,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和争端,实现全球太阳能领域的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合作共赢。”
张建敏也表示,对话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由美国的一些多晶硅企业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曾反对以太阳能世界为首的7家美国光伏电池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该联盟呼吁和平解决争端。
针对中国提出的“双反”调查,CASE总裁JigarShah回应道:“对全球太阳能价值链中任何一点征收关税都会适得其反,这只会令太阳能在化石燃料面前失去竞争力。看看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双反’关税的后果:太阳能产品的自由流动被打乱、价格上涨、就业岗位流失以及企业受到全球太阳能行业每一个层面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呼吁所有国家避免采取单方面行为来阻碍贸易进展。”
利益冲突所致
“这样的情况说明国内的光伏企业上下游有利益的冲突,不过这个冲突是短期的,从长远来说都是一致的。”上述参与出台“双反”调查的公司高层人士表示。
目前,下游企业在立案前通过内部汇报国家有关部门,其反对意见集中在国内多晶硅行业高污染、质量差等方面。
并且,上述下游企业指出,限制多晶硅进口后会引起国内多晶硅原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光伏企业成本上升,加重负担。
另外,中国光伏企业在原料进口和组件出口方面与美国企业,如MEMC,有业务相关约定,即在出口的组件中约定使用相应的进口原料,而组件销售给多晶硅进口方的关联企业。如果多晶硅不能进口,则会失去此类挂钩订单,失去这部分市场。
这又不得不提到去年美国光伏组件的“双反”调查,当时CASE一直致力于反对上述“双反”调查。
而国内的组件厂商和美国多晶硅公司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当中国多晶硅企业提出“双反”调查时,中国组件厂商的反应或许从这里可以看出端倪。
上述参与出台“双反”调查的公司高层人士援引有关部门观点指出,目前一些光伏下游企业的反对意见是只顾及到自身局部利益,没有照顾到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全局,没有看到长远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作为光伏基础的多晶硅产业,要看到国外倾销的本质是为了摧毁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动摇光伏产业发展的根基。
实际上,此前中国的组件厂商就曾经因为在国外客户面前和国内同行恶意压价导致大批光伏组件在欧洲港口积压,最后该组件被迫在国内低价处理。
在光伏行业的低谷,中国的企业应该团结在一起,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上述参与出台“双反”调查的公司高层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