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日本野田内阁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公然对中国钓鱼岛实施“国有化”方针,导致中日关系降入冰点,一手造成了当前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10月11日,日本《产经新闻》撰文称,“国有化”实施一个月以来,中日状况不断,野田的“失算”导致的不良影响仍在继续,双方仍未找到修复关系的突破口。
《产经新闻》文章说,“国有化”导致中方反应强烈,野田本人也承认其影响“超过预期”。原本期待新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赴“前线”结束中日紧张局势,但却突然病逝,导致本应回国的丹羽宇一郎被迫延长任期。文章坦言,对于野田而言,他的“失算”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在继续,中日双方至今仍未找到修复关系的突破口。
野田10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呼吁中日尽快修复受损关系,称“中日两国经贸往来的停滞对双方而言都会有负面影响”。文章指出,“国有化”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最受伤害的是在华日企。对此,日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曾对野田政府表示不满,并明确指出,“不能说日本完全没有问题,要解决当前局势,日方首脑必须发挥作用”。
文章对日本政府提出批评称,针对当前事态,野田政府虽表示将通过各层次沟通,努力缓和紧张关系,但依然坚称“在法律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完全看不到缓和关系的显著成果”。
《产经新闻》文章还认为,中方在舆论方面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对日包围网”,让野田政府在向国际社会的宣传方面“失算连连”。文章称,在9月闭幕的联大会议上,中国外长杨洁篪首次公开表示,“国有化”方针不能改变日本窃取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中方将岛屿争端归结在历史问题上,并与韩国一起孤立日本,而野田则顾及中韩反应,仅在演说中阐明了日方领土的立场,并未点名指出具体对象国。文章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在“舆论战”方面让日本感到被动。
《产经新闻》文章还称,日本政府正在积极转变策略与中方进行“对抗”。10月10日,外相玄叶光一郎搬出1960年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反驳中方主张,称“中方曾承认钓鱼岛归属日本”,这也标志着日本也开始着手进行“舆论战”;与此同时,中国公务船只已连续11天在钓鱼岛海域巡航,中方的目的在于彰显强硬姿态,动摇日本的“实效统治”。由此可见,野田“国有化”方针的实施所造成的对立局势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