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房姐”事件连续上演悬疑剧情,从最初的“在京持有20余套房产、价值10亿”令人咂舌,到“拥有双户口”让人浮想联翩,再爆“户口至少4个”,再次引发舆论哗然。(京华时报1月22日)
“房姐”越来越多的户口,让围观网友也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之前龚爱爱曾表示拥有两个身份是因为自己“迷信”,并非故意钻法律漏洞,也信誓旦旦说购房的钱全部是合法收入。当地公安部门则狡辩是由于民警工作疏忽而致,言下之意绝无钱权交易的内幕。
而如今挖出萝卜带出泥,“房姐”居然有至少4个户口!龚爱爱的“迷信”说本就荒唐可笑之极,现在无法自圆其说已在预料之中。4个户口涉及北京朝阳区和陕西神木县,两地公安部门又该作何解释?再搬出“工作疏忽”的理由还能否堵住悠悠之口?真不敢想象,是否还会有人拥有“6 户口”、“8户口”?
我国执行严格的户籍、身份管理制度,一人一户口毋庸置疑。而普通人上户的手续之杂、关卡之多、要求之高,唯有亲自为此奔波过的人才能理解其中艰辛。
想想那些“超生”的家庭,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交够超生罚款只为给孩子上户;那些被遗弃、被收养的孤残儿,因为上不了户口就得不到低保,也上不了学;那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不得不孤身回老家读书考试;还有无数为了拥有北京户口而不惜用婚姻做交易的北漂一族......想问一句,公安部门的户籍工作为何对这些群体严谨细致,义正辞严?普通百姓为何享受不到“疏忽”带来的好处?
制度的价值在于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制度的漏洞沦为不法分子攫取私利的工具,当虚假身份成为官员们隐匿财产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我们如何去期待将要出台的官员财产公示成为反腐利器?那不过又只是一纸空谈。
公安部门请告诉我们,老百姓要如何去相信“多户口”不是主管故意和多方筹谋的结果?如何去相信其中没有利益寻租和钱权交易?同一套户籍管理制度为何会因人而异,上户的绿灯为何而亮?(长江网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