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银保是德铜精尾厂劳动模范、高级钳工技师,参加工作30多年来,多次参与并成功破解了多项设备维修、技术改造难题。创建“赵银保劳模创新工作室”是该厂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和高技能人才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创新、导师带徒等活动,把职工培养成善学习、懂业务、勇创新的行家里手的一项新举措。
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在设备技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板框式压滤机是铜精矿过滤的关键设备,该设备过滤部件板框在运行时,由于受高压空气挤压易出现板框内部丙烯衬板和橡胶隔膜局部磨损。以前,板框损坏后送厂家修复,但自2013年底开始,厂家板框修复周期出现不确定性延长,造成大量损坏板框囤积待修,影响了压滤机的正常运行。针对这一难题,工作室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对损坏的板框进行拆解研究与分析,找到了板框修复难度大、周期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在矿浆长期浸泡下,板框数百个平杯内六角螺杆被腐蚀严重,拆卸安装难;聚丙烯衬板和橡胶隔膜凹凸不平,积矿难以清理;大量局部破损的板框,采用整体更换修复法,既耗时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此,他们利用自制专用工具宽头扁铲和异形槽铲用于清理板框凹槽内积矿,并采用切块更换法和小压板紧压法,对局部破损的聚丙烯衬板和橡胶隔膜进行修补,不仅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板框的修复进度,并且节约了可观的委外修理费用。工作室参与的《提高自主修复板框能力,保障压滤机正常运行》课题获得了2014年度公司自主管理成果评比一等奖,工作室成员所在的班组也多次被评为省、国家质量信得过班组。
在赵银保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广大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逐步实现从“谈创新色变”到“我敢创新、我能创新、我会创新”的转变。自制管路拦圬箱、压滤机滤布振动装置、压滤机板框新型牵引链条、运输皮带正反转装置等一批技改项目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职工参与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该厂创新氛围逐步凸显出从“1人做贡献”到“1+N多人做贡献”的聚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