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供应方面,从铜矿投产周期来看,全球主要铜矿新增项目投产高峰在2016年结束,2017年铜矿进入新一轮的紧缩周期。ICSG发布的未来几年产能增加预测图显示,2020年之后大型铜矿山产量才会出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前后或达到新一轮的投产高峰,全球铜精矿仍旧较为紧缺。在当前加工费水平下,国内炼厂利润依旧较为可观,一方面是由于冶炼副产品能够带来额外收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民币贬值,TC/RC均以美元计价,因此国内炼厂收到的费用有所提高,上海有色网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仍有72万吨精炼产能将要投放,2019年产量预计达到950万吨,增速8.6%。在政策制约下,废铜进口量持续下降,但进口品位大幅提升,1-11月废铜进口含铜量约128.32万吨,累计同比仅下降4.58%。不过从长期来看,国内废铜进口减少已是大势所趋,废铜拆解企业若迁移到东南亚等国将面临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以及政治风险问题,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废铜回收周期平均为20年,许多机构认为国内废铜将迎来回收高潮,但事实上,国内多数铜消费品使用年限超过其正常使用寿命,国内废铜供应大幅增加或延后5-10年到来,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废铜供应偏紧是大概率事件。
需求方面,从国家《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 》以及《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看,通信技术的发展有望带动电解铜的消费。
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投资将成为补短板的关键支撑,电网投资或小幅反弹,但考虑到政府支出难以大幅增加,因此对需求拉动有限。而家电、汽车产销增速将继续放缓,从历史周期来看,家电产销通常滞后于房地产市场1年,当前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下行周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仍将积极推进房产税等长效机制,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空调产销增速将继续回落。在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经济下行的压力的综合影响下,预计明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停止增长甚至负增长,新能源汽车认识带动汽车产销增速的主要动力,但由于目前基数较低,因此无法扭转国内汽车行业的颓势。
王伟:我们认为2019年电解铜基本面矛盾并不突出,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源自宏观方面,国内外宏观经济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中美贸易战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铜价形成较大的压力,宏观将成为主导市场走势的关键,若无系统性风险,沪铜主力主要运行区间为45000-53000元/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任何人不得用于非法用途,否则责任自负。本网所登载广告均为广告客户的个人意见及表达方式,
和本网无任何关系。链接的广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如有违者,本网有权随时予以删除,并保留与有关部门合作追究的权利。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