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周锐)为了避免手中的钱票子变“毛”,相当一部分中国内地民众将存款“搬出”银行,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其中,伴随着互联网兴起而成长的“80后”、“90后”一族,不仅涉足理财产品,更“尝鲜”互联网金融,引领理财新潮。
“现在不到最后一天我一定不还钱给银行。”俞波3年前从大学毕业,两年前开始“供房”。她告诉记者,最初的时候,由于担心违约,她每个月都会早早地把“月供“存入还款账户,“但我现在意识到这种做法让银行‘占了便宜’”。
俞波观念的转变源于2013年6月上线的“余额宝”。她告诉记者,将钱转到余额宝的收益是银行的十余倍。要转出时,只要金额在5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基本两个小时左右钱就可以到账,“所以能晚一天给银行就尽量多赚一天利息”。
余额宝的宣传人员也清楚自身优势,他们在北京地铁通道两侧的广告牌上用醒目的字体标出“余额宝累计收益率是活期存款的近14倍”。据余额宝方面介绍,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达到4303万人,规模达到1853亿元,其中大部分使用者是“80后”、“90后”人群。不过,余额宝的人均持有金额仅为4307元。这一方面源于刚刚走入社会的“80后”、“90”后的财力有限,一方面也彰显了民众对互联网安全性的担忧。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张林告诉记者,她曾经将40万元转入余额宝,高的时候一天能获取70元左右的收益。但后来从系统发现,她买入的数额超过了99.9%的用户,“大家好像都没放太多钱进去,网上经常看到一些账户被盗的报道,我后来把钱慢慢转出来了”。
张林说,虽然在余额宝出现后,“百度百发”、网易“添金计划”等收益率更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陆续面试,但“高收益率毕竟抵消不了对安全的担忧,所以她的投资方向转向银行理财产品。”
“除了资金挪动不方便,银行理财产品在收益率上有时不一定比互联网(产品)差”,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80后”李棱告诉记者,年底银行差钱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会走高,“刚刚过去的(2013年)12月,工农中建四大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基本在6%左右,一些股份制银行更高”。
李棱说,现在他身边的同龄人已经很少把大量钱存银行活期,“大家都很有理财意识,同事间几万块钱周转,规矩也是按照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付息”。
不过,在一些人眼中,无论是余额宝还是理财产品都是偏保守的投资手段。在大学学金融专业的易飞告诉记者,人的一生中,30岁左右的时间应该是最有进取心、财富积累最快的时段。
“所以我八成投资配置的是高收益的风险资产”,易飞透露,除了A股和期货,他还开立账户尝试炒美股,“这些都是长期投资,我手中的现金一般会做一些交易所逆回购”。
不过,对股市“不感冒”的也不在少数,在媒体工作的边晓洋回忆说,大学时她曾将自己的第一桶金(奖学金)一股脑地投入股市,结果亏了个底朝天,“我已经将股市踢出我投资选项单,会尝试其他理财渠道,但不会去存活期”。
民众理财热潮的涌现,让银行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大量拿到“便宜钱”。近年来,在“存款搬家”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改革的推进,更多的理财产品料将快速涌现,如何理财将成为民众持续面对的挑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