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访问北京时提议,将安葬在“三八线”附近位于韩国坡州市一处墓地的志愿军遗骸送还中方。
这是韩国现政府以“人文纽带”为基础与中国开展战略合作的具体行动,它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回应,也让中国民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朝鲜战争期间,大量牺牲的志愿军烈士被安葬在异国他乡。数十年后,加强境外志愿军烈士陵园的管理,妥善处理境外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挖掘、安葬,是一项举世关注的“安魂工程”。
相关专家表示,厚待为国捐躯者,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因为这“不仅可以抚慰遗属、凝聚军心,也可以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这更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软实力’的重要构成。”
“祖国人民从没有忘记你们”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打出了令对手胆寒的威风,但也付出了极大代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志愿军烈士墙”上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183108人。
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只有牺牲的志愿军特级、一级战斗英雄和团以上干部,遗体被运回国内安葬,集中在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也有一些负伤的志愿军官兵被后送回国治疗,因伤势严重去世后安葬在了国内。总的看来,数量庞大的志愿军烈士中,在国内安息的不超过3000人。
朝鲜战争停战之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都进入对方非军事区搜寻战争期间留下的军人遗体。1954年9月,双方在一次军事人员遗体交接中,“联合国军”方面送还的志愿军遗体总数约为1万具。遵循中国的传统风俗,这些遗体全部用松木制的棺材重新入殓。
随后的几十年里,在韩国境内不断有志愿军烈士遗骸被发现,有的移交给中方安葬在位于朝鲜境内的志愿军烈士陵园中,有的则由韩方埋葬在韩国境内。
根据韩国的传统,墓地一般面向南方,但志愿军的墓碑全部朝向北方,可能是韩方考虑,为了让流落异乡的逝者面朝祖国,便于遥望亲人。
其实,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就志愿军烈士善后做了大量工作。停战以后,志愿军领导机关成立了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国家拨出专款,在朝鲜建起8处志愿军中心烈士陵园。
在这些陵园里,全部印制了《陵园墓地埋葬情况登记表》,内容包括陵园位置图、烈士墓地安葬分布图、安葬顺序和编号,以及烈士名册,包括姓名、部别、职务和原安葬地。
后来,朝鲜还修建了60多个烈士陵园、200多个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将分散在各地的部分志愿军烈士集中安葬。
位于朝鲜桧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境内志愿军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朝鲜时,都要到这个陵园举行纪念活动。
2009年10月5日上午,在朝鲜进行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代表团全体成员专程前往这里凭吊。在志愿军烈士墓前,温家宝饱含深情地说:“志愿军先烈们,半个多世纪了,祖国人民从没有忘记你们。今天,我们来到你们忠骨安葬的地方,专程看望你们,表达全国人民对你们的思念。”
“直到他们归故里”
在一战、二战以及后来的冷战时期,由于战争伤亡人数多、战事紧、人财物有限,作为一种紧急处置办法,将死难者葬于战场、战俘营或者野战医院等地并非孤例。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留下了友军甚至敌军的公墓。
按照国际法和当事国之间的协议,军人公墓可以被视为外交飞地,近似于一国的驻外使领馆,享受不受侵犯的治外法权和外交豁免权。
在比利时,就有一战和二战期间阵亡的美、英、加等国军人公墓,公墓土地的所有权交给这些阵亡军人所属的国家,由相关国家派人进行管理。
今天,美国联邦政府还设有一个独立机构——“美国战争纪念碑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维护24处位于国外的永久性军用墓地。位于法国的诺曼底美军公墓就是其中之一,这处公墓建于1944年6月,一共葬有9386名在诺曼底登陆中牺牲的美军官兵,法国政府将这块地赠送给了美国。
在缅甸的仰光,有3个英军墓地,它们由英联邦的“战争公墓委员会”管理。安葬在这3个墓地的英军曾与中国远征军并肩抗日。
英国前首相安东尼·艾登的儿子西门·艾登在缅甸战场牺牲后,也被安葬在这里,从墓碑上看不出这是一位首相的儿子。守墓人解释说,“在战场上,每一个士兵都是为了他的国家和人民在战斗,他们的牺牲都是平等的。”公墓里还有很多无名英雄的墓碑,上面刻着“上帝知道他”。
除了给予那些战死疆场的军人以崇高的礼遇外,很多国家也从未放弃海外战场上失踪军人遗骸的寻找。
在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先后成立了两个专门组织——“美国陆军中央鉴别实验室”和“全面核查联合特遣队”。2003年10月,这两个单位合并为“战俘/战斗失踪人员联合核查司令部(JPAC)”,司令官为准将级。JPAC的工作信条是“直到他们归故里”(Untill they are home)。每一位阵亡将士的遗体,无论军衔高低,国家都会坚持不懈地寻找他们的下落,哪怕找到的只有一颗牙齿。
截至2012年12月4日,美军仍有如下失踪人员:二战73677人,朝鲜战争7938人,越南战争1655人,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及其他冲突共7人。
美军的有关行动甚至得到了战争期间曾经的敌对国的理解与支持,这些国家包括越南、朝鲜和中国等国。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也卷入了越南战争,共有504名军人死亡。澳军阵亡士兵的遗体,当时基本都被找到运回国内安葬,只有6名士兵失踪,这成为澳大利亚人的一个心结。
直到2007年,4名失踪士兵的遗骸终于被发现。两年后,澳大利亚军方在越南与老挝边境附近一处偏远的山坡上,发现最后两名失踪士兵的遗骸,并运回国内。这意味着,澳大利亚三军没有一人遗留在异国他乡。
“不丢掉烈士一根头发”
中国军队历来重视战死官兵的善后事宜,朝鲜战争也不例外。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次年3月,战俘遣返、战死者遗骸交接和失踪人员统计工作正式开始。志愿军代表团临时从志愿军各部队和北京调派人员,成立墓地注册委员会,专门负责大规模挖掘、搬运与掩埋死亡军事人员。
墓地注册委员会的工作由38军副军长李际泰主持,委员会下面组建3个负责挖掘和搬运尸体的“搬尸队”,每队30余人,成员都是从战斗部队严格选拔的,队长和政委是团级干部。
每个搬尸队配备了多辆由军用卡车改装成的密封运尸车,以及装尸胶布袋和消毒器材。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不遗留每个烈士一件遗物,不丢掉每个烈士一根头发。墓地注册委员会运行近一年,于1954年年底撤销。
1958年,志愿军撤离朝鲜,仅留下一个7人工作小组在板门店军事停战委员会(简称“军停会”)负责善后,包括接收在韩国境内发现、转交的志愿军遗骸,并安葬在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而志愿军的纪念章、标志牌等遗物移送国内。
1991年3月,美国提出由韩国将军担任“军停会”首席代表,遭到朝方拒绝。其后,朝鲜撤走其驻“军停会”代表团。同年9月,中方7人小组撤回。志愿军的名称从此成为历史,寻找、挖掘和安葬志愿军失踪人员遗骨的工作也暂停下来。
但志愿军烈士的“安魂工程”一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这次韩国主动送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是一个良好契机,我们应该再次启动并完善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寻找、鉴别和安葬工作。为此,笔者建议:
一是成立直属于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专门机构和力量负责这项工作。在“三八线”两侧还有不少志愿军烈士遗骸等待挖掘、清理和安葬,做好这项工作,除了争取朝鲜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外,该机构也可以与美、韩等国家的对应机构进行合作。
二是规范境外烈士遗骸的处理办法。对在境外新发现的烈士遗骸,通常运回国内安葬,在安葬地点上以烈士遗嘱和直系亲属的要求为优先。对境外那些小而散的烈士墓能整合的就整合,并以回迁国内为优先。
三是进一步加强境外烈士陵园的管理。2011年4月,国家民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地设施考察和祭扫代表团,赴朝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这次访问为境外中国烈士陵园管理保护和修缮做了前期调查摸底工作,也为出台我国境外烈士陵园管理法规提供了资料。在这一方面,应该尽快与相关国家签订双边协议,确保烈士陵园享受到近似于“使领馆”一样的外交权利。
(蔡世川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