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人拜年方式变迁:“微时代”亮眼 传统历久弥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铜之家讯:编者按:癸巳遁隐,甲午奔腾。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

    编者按:癸巳遁隐,甲午奔腾。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子孙团坐。大毛、二狗、三丫、四柱,《一个都不能少》,“让红包飞一会”是长辈切切的祝福。而庄严的祈福仪式,则是对来年《私人订制》的祝愿。如果给中国人的“幸福”一个定义,那这便是。这一刻,《人在囧途》的疲倦、事业不顺的《黄金大劫案》、《致青春》的哀伤……都消失在喜庆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来新年的人们个个神清气爽,开门纳客,却也《非诚勿扰》,像精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一样精心经营着《社交网络》。这就是春节之于中国人:任《岁月神偷》偷去年华、偷去事业、偷去财富,春节一到,便孕育出新的希冀来。

    中新网2月1日电 题:中国人拜年方式变迁:“微时代”亮眼 传统历久弥新

    作者 杜雯雯

    中国人拜年的习俗向来是春节重头戏。小辈向长辈送上祝福,亲戚朋友相聚问候,在一句句的吉祥话中迎来新春。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是人们为了避开腊月三十晚上觅食的年兽,躲到初一早晨才出门。这一天,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相说些吉利话,邻居或亲朋好友则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拜年方式在悄然变迁。从老一辈身体力行的登门拜贺到年轻人的“拇指祝福”,再到回归传统的书信问候,丰富多样的拜年方式,织起了一张疏密有间的社交网络,感情投入的多少丈量着心与心距离的远近。

    最传统:登门拜年 诚意最高但麻烦

    以前人们活动范围不如现在广,通讯工具也有限,抓紧春节的时间与一年未见的亲友团聚,带上一家老小登门拜年,显得最为质朴和真诚。随身携带烟酒、各色糖果或是自家腌渍的老腊肉,在鞭炮声和一大桌好菜中推杯换盏,年味儿十足。

    79岁的姚奶奶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以前比较穷,过年都是大事儿,去拜年小孩儿可以领到长辈的压岁钱或是新鲜玩意儿,亲戚朋友你来我往的串门,感觉特别的亲。现在年轻人都不太爱到处跑,嫌麻烦。不过也能理解,一年难得有个假期,都想在自己的小家里待着,也挺好!”

    现代人的居住方式也影响着春节拜年的形式,大多数人住在楼房里,一家一户的格局使得邻里间的关系变得不如以往亲密。不过,最在意的家人或朋友,还是会选择登门拜访,比起电话或是网络,这显得更为庄重,更有诚意。越来越多的人也回归到这种最为质朴却浓情的形式,增进情感有时不用贵重的礼物,仅需面对面的交流。

    最主流:短信拜年 内容重复无新意

    短信是目前中国人最主要的拜年方式。网络调查显示,高达77.78%的人将短信作为拜年的首选方式。2013年除夕当天,中国移动短信量达到91亿条,电信短信量达28亿条,联通也达到了14亿条。不过,简单方便、覆盖面广的短信也有很多不足,内容单调重复,人数过多资费较贵,而且在除夕夜经常会遭遇祝福短信“井喷”,自己的短信根本发不出去。

    很多人对于收到拜年短信,都比较无感,甚者会反感,看着手机上仅一句话的“新年快乐!”或是群发短信中千篇一律的网络段子,似乎真心诚意并未融进祝福中。

    24岁的车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最讨厌过年收到群发短信,感觉被敷衍过去,自己更倾向于打电话拜年,就算是短信拜年,也会一条一条做改动,不同的人发不同的内容。”

    网友“一期一会”则告诉记者:“有时候收到一条陌生拜年短信,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如果反问吧,也不礼貌,不过只要有人发我就回,哪怕是群回也行。”

    最新潮:微博微信 免费快捷图文音并存

    作为社交工具,微博和微信让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手段更加多元。更多年轻人拜年愿意宅在家中,发一条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除了文字,还可以附上图片增加即视感,亦或是亲自录上一段语音祝福。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轻松表达自己、联络感情。

    年轻人青睐社交工具拜年的主因是“微时代”的互动性。朋友聚会时,几人合照发上网,即时将生活共享。浏览别人的微博或朋友圈,点个赞,留个言,回一个应景的表情,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融进他人的新年情景中,同时这些亲密的互动不会增加经济支出。对比电话短信,价格越来越低廉的流量套餐是微博微信拜年方式兴起的强大支撑。

    最文艺:写信拜年 回归传统创意十足

    相较新潮的“微”拜年,一些人则选择回归到以前的写信拜年方式,将满满的祝福和对来年的期许写在信纸上,墨香与纸质的文艺感让收信人惊喜万分,也倍加珍惜这份情谊。

    远在英国的留学生菲林说:“以前不回国过年,朋友们都是网络祝福或是视频拜年,今年收到一封传统的信件,虽然字句不多,但拆信看信的过程很过瘾!真的很惊喜,会好好保存的!”

    笔者手记

    拜年作为曾经非常庄重的一项传统春节活动,到现在的形式随意多元,多了些新时代的印记。从脚步丈量到指尖飞舞,从笔墨纸香到现代通讯,留不住的是外形的承载,留住的是那份饱满的人情味。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