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何亚非撰文:新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铜之家讯:中新网2月7日电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日前在美国《侨报》发表文章《新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该文深刻解

    中新网2月7日电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日前在美国《侨报》发表文章《新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该文深刻解析中美两国关系在新世纪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文章指出,从“非敌非友”的战略模糊到如今两国领导人承诺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世纪中美如何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有必要抚今追昔,作深入思考。

    文章全文如下: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它的走向不仅涉及两个大国的根本利益,也将决定新世纪世界前进的方向,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

    今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35周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共同的战略威胁,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双方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从“非敌非友”的战略模糊到如今两国领导人承诺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回顾中美这几十年走过的风风雨雨,展望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发生历史性变化、新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两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新世纪中美如何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两国责任重大,有必要抚今追昔,作些深入的思考。

    从合作伙伴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09年年底奥巴马总统上任后首次访华,两国元首在会谈后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双方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在双边关系和应对重大国际问题中愿成为“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两国关系开局良好。

    随后几年里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出现许多重大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引发中美疑虑加深,战略互信削弱。两国关系处于“漂移”(Drifting)状态。虽然中美关系起起伏伏是常态,但是其重要性决定了长期“漂移不定”既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易造成地区和世界格局的混乱,是不可持续的。

    如今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还在于两国又是守成大国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具有世界格局演变进程中“权利转移”的含义。也就是说中国的话语权在增加,国际和地区事务一定会有中国的声音。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加州成功举行历史性会晤,达成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具有战略性、建设性和开创性的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中美两国的体量和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表明,两国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双边范畴。因此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功与否不仅涉及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还关乎国际秩序演变和世界新格局的形成,甚至可以说将对新世纪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起决定性作用。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历史的需要

    今天,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各国日益成为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不管中国如何发展壮大,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中国的发展将献给世界更多精彩,更多绚丽。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热点问题的解决,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共参加24项维和行动,派出官兵逾1万名。中国除继续在亚丁湾执行打击海盗的海军护航任务以外,最近并决定派海军军舰参加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护航。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连续几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对亚洲经济增长逾50%。中国对外贸易刚刚突破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中美关系的发展、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须放在这样的历史视野和全球背景下来审视。

    过去10年中国在“多强”中脱颖而出的态势也许能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观察问题。2008年始于美国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是金融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体系危机和制度危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盛极一时的“华盛顿共识”急速坠落和与中国改革开放紧紧相连的“北京共识”日益受欢迎,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凸显出各国对自身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和反思。

    这里不是想说中国如何了不起,而是希望美国能客观地而不要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方式,从而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奠定一个符合实际的思想基础。

    当然这种转移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并不是一条直线,美国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但是这显然增加了处理双边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复杂性。

    有研究显示,人类历史上大概有15次新兴大国的崛起,其中11次与守成大国发生对抗和战争。今年是一次大战100周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议论不绝于耳。历史是一面镜子。中美必须打破历史上大国冲突的传统逻辑,避免大国博弈对抗的悲剧,这既是对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负责,更是对历史和将来负责。目前亚洲有个别国家正在利用中美关系这一独特的历史阶段特点做文章,谋私利,企图挑拨、诱迫中美重蹈历史覆辙。我们决不能上当。因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在当前历史阶段显得尤为必要、格外重要。

    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和有效途径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其基础是增进相互信任、扩大共同利益。

    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需要长期和平的国际大环境,而中国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是维护、保障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有信心用自己的行动和世界一起实践“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

    不冲突、不对抗既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提,也是中国发展的唯一选择。如今世界今非昔比,中美之间、各国之间都是日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常态。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反恐还是维护网络安全、核不扩散、气候变化、中东和平与非洲发展,都需要中美两国的积极参与和紧密合作。

    中美面对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携手合作,与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同舟共济”,采取积极、坚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顺利避免全球经济的崩溃。2009年,面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矛盾激烈、陷入混乱的困境,中美坚持不放弃,最后以智慧和勇气推动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为后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充分证明对抗将是双输、多输,冲突没有出路。中美不冲突、不对抗顺应全球化潮流,也是世界各国对中美两国的殷切期待和强烈希望。中美合作乃两国之幸,世界之幸。惟有如此才能改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预期,为两国逐步建立战略互信提供基础,构建对中美长期友好合作前景的强大信心。

    要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关键是相互尊重,特别是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这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现今全球化、多极化趋势方兴未艾,世界多样,丰富灿烂。中美政治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各异。民主的核心是尊重人民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美只有相互尊重对方人民选择的制度与道路,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与关切,才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实现两国的长期和谐相处,为世界的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要做到不冲突、不对抗,更需要合作共赢,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输入强大的正能量。中美双边各领域有着广泛合作需求和巨大合作潜力。新能源和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已经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美在页岩气、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前景看好,随着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的推进,如果美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放弃对中国的歧视政策,两国相互投资势头将更加强劲。

    中美经贸关系给两国发展带来巨大红利,更是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始终破浪前行的“压舱石”和“定海神针”。中美贸易额近5000亿美元,相互投资逾800亿美元。有报告预测,10年后中美将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将达4500多亿美元,为美创造250多万个就业机会,赴美中国游客将从2012年的150万上升到1000万。中美合作共赢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还将造福世界各国。

    中美关系发展“态度决定思路”

    中美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世界。中美关系要顺利、健康的向前发展,需要双方有正确的态度,保持战略和政治定力,克服偏见和矛盾,持之以恒地共同推进。

    这个态度首先指战略互信、相互包容。如果相互缺乏起码的信任,互相猜忌,那其他都是空谈,再好的声明、协议和对话机制也不管用,最后不仅可能一事无成,还会对立、对抗,甚至发生冲突,损害双方的根本利益。

    盖洛普和《中国日报》2012年4月联合民调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美国人中,61%的成年人和63%的意见领袖认为,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对美国是件坏事,60%的意见领袖认为中国军力发展对美国是威胁,76%的人认为缺少信任是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这样的民调虽有可能以偏概全,但却也反映出两国之间确实存在互信欠缺的问题。

    两个大国特别是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利益不一致或者利益冲突,关键是两国如何在分歧中和睦相处、扩大共同利益和共识,实现互惠共赢。这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战略互信。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过,我们同中国的关系需要我们这方面有越来越多的理解。美前财政部长保尔森也说,美国的每项重要经济、政治和安全目标以及全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美国官员理解了中国人的看法、视角和远见,就能更有效地处理相关重大关切问题。

    中方反复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来没有想要挑战甚至取代美国地位的战略意图。中国真心实意地希望各国共同维护和平,实现繁荣发展。美方也反复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乐见中国强大。这是双方正确的战略取向。只要言行一致,战略互信的大厦就能一砖一瓦地平地而起,安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稳步成长。

    这个态度要求双方脚踏实地,促进务实合作,使新型大国关系的利益纽带更加坚固。以投资和服务贸易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中美正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积极推进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这体现了中国政府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两国经贸合作的决心。中美在新能源、城镇化、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方将继续采取措施解决美方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关切,同时希望美方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公平对待中资企业赴美投资。

    这个态度要求两国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扩大民间来往,使新型大国关系民意基础更加坚实。“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意决定两国关系走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否得到两国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成败的关键。要积极鼓励和扩大两国民众在家庭、社区、学校、民间团体等基层层面的往来,以增进、深化了解和友好。文化交流和交融有助于实现相互包容与融合,消除误解和偏见。希望扩大交流能推动中美友好合作成为主流声音和社会基础。

    这个态度更要求中美共同负起责任,在国际地区热点及全球性问题上紧密合作,使新型大国关系惠及世界各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今后一段时间将主要反映在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的改革上。金融危机深刻暴露了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替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经济机构中的发言权逐步扩大,都充分说明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美在维护国际和地区局势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利益汇合,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理应携手努力。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一个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一个是美国的战略攸关之地,两国能否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共处,对地区形势和中美关系发展都至关重要。尤其是目前因为日本政府右倾化日益严重,一再挑战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东亚紧张局势升级,更加令人担忧,也更需要中美的合作。

    国际社会对中美两国在全球的合作是有期待的。中国愿与美国在全球治理中展开全面合作,承担与自身国力及国情相适应的责任,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这不是“两国共治”,实际上两国也治不了世界,而是互助互补,“一加一大于二”。中美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合作,虽然两国立场未必事事完全一致,但这并不影响两国的沟通、对话与合作,只会加深战略互信,促进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长足发展。

    基辛格在其新作《论中国》中提出“共同演变”(co-evolution)的概念,明确表示中美不应是“零和关系”,强调两国要依靠紧密的(共生)联系,尽可能扩大合作,减少对立,在相互适应、促进合作中追求本国国内必需目标,实现共同演变、共同发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作为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大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和智慧。他还在与奥巴马总统会晤时表示,太平洋足够大,能容纳中美两国的共同发展。

    温故而知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按照领导人指引的方向,坚定地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中美就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