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7日开始到3月6日,广州市首批公租房意向登记正式展开。据广州市住房保障办17日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首日仅有242户家庭成功进行登记,意向登记的热度不高。日前,新华社记者在广东佛山、东莞等地采访时发现,繁琐耗时的行政审批流程,令大量公租房的需求者只能望洋兴叹。
近年来,类似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公租房空置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一边是火热开建,一边是冷清空置,在公租房建设热潮中部分地方的公租房项目却遭遇少人问津的尴尬。
面对市民质疑,广东省住建厅厅长王芃表示,“分配不容易,这是很复杂的事情,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有关专家表示,一边建设一边闲置的背后是分配机制出现问题。
记者了解到,位置偏远、价格偏高、申请标准较严等是这些地方公租房项目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深层原因或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机械理解中央要求,保障房项目建设一味追求与指标任务对接,而不真正考虑与百姓需求的良好对接。由此,“任务”看似完成了,但给保障房空置埋下了隐患,既浪费公共资源,又没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项目加快建设,保障房的供需矛盾正在缓解;但随着居民不断入住,配套滞后、生活不便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保障房小区越来越凸显。
公租房市场冰火两重天
政府公共租赁住房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重点解决低收入无房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思路,我国住房保障方式将越来越多地过渡到以货币补助、以无产权的租赁型保障房为主。作为“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重点,各地近年纷纷加大了公租房的建设力度。
2013年,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总的看,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这几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比较顺利。”
不过,申请一套公租房并没有那么容易。日前,记者在广东佛山、东莞等地采访时发现,繁琐耗时的行政审批流程,令大量公租房的需求者只能望洋兴叹。
王先东来自湖北荆门,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某物业公司做保安。日前他看到附近的公租房项目——海北广场开始入住,也动了心,想申请一套公租房,但咨询过后,繁琐的手续把他吓住了。
“需要各种证件一堆,除了身份证、居住证、结婚证、收入证明、劳动合同、财产证明等,最麻烦的是计生证。”王先东说,“我的一个老乡光为办计生证就回了两次老家,第一次说是村委会的证明没用,要去县里盖章。”
“就算各种证件齐全了,还得等至少90天。”王先东掰着指头说,审批程序要经过“三审三公示”:社区居委会30个工作日内进行入户调查,提出初审意见;街道住建部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审,公示不少于10天;区住建、民政、公安、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住房、人口、收入、车辆、财产等情况出具审核意见证明;区住建部门在收齐上述信息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终审意见,公示不少于10天。
记者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临时工,需要马上解决住房问题,根本无法等待漫长的审批时间,各种繁多的证件也让这类人群望而生畏。
记者发现,海北广场附近的农民自建房租赁市场十分红火,租金普遍在10元—15元每平方米之间。在租金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多的外来工选择手续更简单的农民自建房,公租房沦为“空租房”。
记者从佛山市住建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10月18日,佛山市已建公租房8450套,共分配5100套,空置率达近40%。
“申请的人确实不多,大概250户。”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副局长黄胜威介绍,海北广场一期共有540套保障性公租房,已经入住和成功申请的共210户,目前仅入住100户。
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除缺乏了解外,户型问题、位置偏远、价格偏高、申请标准较严等是一些地方公租房项目受冷落的主要原因。“公租房遇冷现象的背后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一个是公租房分布的区域比较偏远,这样出行的成本会比较高,另外生活质量会受影响,尽管它租金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公租房区位不理想,交通不便,路上花费时间长,这产生的成本对有资格申请公租房的人形成了很大的考验。”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
公租房供应主体是上班族中既买不起经适房又不够廉租房条件的“夹心层”(广义的公租房也包括廉租房),这一群体对地段、公共交通等配套比其他人有更实际的需求。
随着大量住房困难居民搬入新家,保障房小区配套滞后的问题便凸显出来。不少居民抱怨,房子造得挺好,但买菜、看病、孩子上学却很不方便;小区离地铁站比较远,但接驳的公交车要二三十分钟才有一班。
近日,广州市首批2000多套公租房迎来市民踩点。其中,位于天河区珠吉村安厦花园D-2栋的“三室一厅”户型在市民中引发不少争议,这类户型的房屋建筑面积49.26平方米、使用面积39.4平方米,最小的一间不到4平方米,遭到一些市民吐槽:“只能摆下一张床。”
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部分公租房项目的租金水平也让一些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失望。按国家指导方针,公租房租金应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而更多人则期待与普通商品房租金相比有更大的优惠。
陈国强表示,尽管各地政府一再强调公租房的租金要参考市场的租金水平并有一定的优惠,但是租金是否真正有确定的优势、租赁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等都是需要考察的,比如,参照对象怎么选择,是比照高标准的商品房小区还是拿真正有可比性的房源进行比较,这都是很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即便一些公租房租金名义上比市场价便宜,真正需要公租房的人群实际感受也可能未必如此。
“事实上,目前,公租房运营的难题在于配租环节。”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公租房的配租对象大部分也为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的“三房轮候家庭”,而这一部分家庭大多都希望等待政策购房,公租房因此受到冷遇。
“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我租住了公租房,在这期间如果有经适房和限价房摇号,我可能就失去了购买资格了。”一位等待摇号的有购买限价房资格的人士告诉记者。
除地理位置、租金水平外,工作年限、收入水平等相对严格的申请标准也把很多人挡在了公租房的门外。上海、广东等地已适度放低申请门槛,以吸纳更多人群入住公租房。
“广东是外来人口大省,今后保障房政策将更多地向非户籍人口倾斜。”广东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刘耿辉说,“十一五”以来,广东已建60多万套保障房,今年将建13万套。“对于保障房空置现象,审计部门正进行相关统计,省住建厅将对存在的问题‘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作出相应整改。”
针对公租房审核问题,黄胜威认为,“审核时间确实过长,但我们只能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来做。““三审三公示”的流程有巨大的压缩空间,比如社区居委会与镇(街道)两级其实可以合二为一,做到信息共享,同步公示;而区一级要盖7个部门公章,时间长达35天,确有简化流程的必要。“此外,我们正计划调低租金,加强物业管理,以提高公租房的市场竞争力。”
“审核过严,主要是政府部门怕出问题;但手续过多,又迫使外来务工人员干脆去市场租房子。”佛山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陈小勇坦言,要搞好公租房管理,首先必须有一批专职人员,但目前公租房的审核任务主要落在了社区居委会一级,而居委会又承担了繁重的日常工作,一般由两三人兼职,缺乏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造成了审核工作的拖沓和不专业。
供需良性对接需通盘政策考虑
大力建设公租房,满足城市“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需求符合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方向,但如何把好事做好,使公租房的供应和需求能很好地实现对接,还需要各地有通盘的政策考虑。
从汲取教训的角度,除了更加人性化地制定保障房分配管理方案,项目选址更需以实用性为先。如在产业聚集区统筹建设公租房以解决产业工人家庭居住困难,选择配套基础较好的地方或通过商品房项目按适当比例配建公租房以真正利于城市“夹心层”生活和工作,这些都是应当考虑的。陈国强认为,不能为了赶进度或完成指标,匆匆忙忙地把项目落实了,实际上最后老百姓也不满意,申请者也不买账,这样就好事变坏事了,钱投进去资源却浪费了。同时,对保障房空置现象要追根溯源,对为完成任务而“拍脑袋”决策要追责,以警惕“政绩工程”重蹈覆辙。
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先行一步,1月28日举行的上海市住房保障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作出部署:在确保完成年度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同时加快设施配套,使保障房在数量上“够住”,在条件上更加“宜居”。会议提出,今年将安排浦东、闵行、青浦等7个区37个大型居住社区“内配套”建设任务共758项。
上海对各职能部门各自承担的工作也一项一项作出要求。比如,规划、土地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菜场、邮政(合设)土地供应中的问题,抓紧完成菜场、邮政(合设)土地供应”;交港部门针对计划新交付的基地,要“继续完成公交配套方案、落实公交首末站点用房,确保首批住宅交付时公交同步开通”,针对居民已入住的基地,要“进一步完善‘最后一公里’短驳线,并根据入住情况调整完善或新开辟公交线路”;教育部门要“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加快与基地新建成学校的配对和开办”;卫计部门“要加快推进基地社区卫生中心建设,未建成之前则要‘抓紧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此外,对于“保障房究竟应该建多大?又该如何设计?”这一问题,社会上一直对此争议不断。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保障房的户型设计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如果争议是围绕户型图而不是建好的房子展开,对政府来说工作会更加主动一些,以减少事后“强加于人”的感觉。
与广州相比,香港更注重房屋的灵活布局,值得借鉴。香港的保障房虽小,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客厅和卧室之间没有墙,而是用活动屏风,按照市民自己的意愿随意间隔。广州以及内地其他城市下一步也可尝试在狭小户型采用推拉门、活动屏风,压缩客厅面积,扩大卧室面积。
对于普遍关心的租金,专家建议,要在平衡投资收益和租住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公租房租赁价格。“对一些公租房项目政府给予的补贴、补助等配套措施能不能跟进、能不能落实到位,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陈国强说。
北京市在2014年新年伊始就发起了政策“红利”。来自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的消息显示,今年市级政府持有、公开配租的公租房项目将推广公租房一卡通,通过政府对商户租金进行“让利”。
在这一政策设计下,进驻公租房小区的超市、洗衣、美发等生活必需设施,在商业租金上政府对商户进行减免优惠,让商户将这部分优惠“补贴”给公租房租户,给予优惠折扣,甚至让租户实现零利润购物。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做好保障对象摸底工作,适度降低准入门槛,避免大量公租房租不出去现象的发生。陈国强认为,现在暴露的问题应充分给予重视,现在公租房的上市项目还比较少,以后各个地方的公租房项目规模化上市后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政府就会比较被动。因此,各地应该抓住现在还没有大规模上市的机会,把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完善起来,否则面临的问题会更多。
让公租房在“阳光”下分配
相比于建设,公租房的分配更加受到瞩目。分配是否公平不只关系到每个排号申请家庭的利益,更关系到住房保障体系的客观公正和政策的公信力。
以长春为例,为了确保公租房在“阳光”下分配,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制定了严格的摇号程序,从资格号摇号,到房源号摇号,从一室、一室一厅,到两室一厅的房源分类摇号,都严格按照摇号程序进行。几轮的公租房摇号都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公证人员的监督下进行。2013年12月23日,首批抽取资格号现场,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在570户参加摇号的申请家庭及所有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开启了2012年底封存的存有570户通过审查的申报家庭信息的电脑。摇取房源号后,市房地局住房保障处的工作人员就紧锣密鼓地组织办理入住手续。
随着首批公租房分配尘埃落定,有400余套房源没有被分配出去。“这些公租房是宝贵的住房保障资源,不能让这些房子空置。”市房地局住房保障处副处长王泽淼告诉记者,在首批公租房完成入住办理手续后的第12天,他们迅速组织了第二批公租房分配摇号活动,对首轮没有抽到资格号的和轮候申请人进行房源分配。
去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统一轮候配租、统一申请标准、统一租金补贴。已建成并分配入住的廉租房统一纳入公租房管理,其租金水平仍按原有租金标准执行。已建成未分配的公租房,优先保证廉租房申请轮候者分配。
2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分配及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征求意见,北京廉租房将与公租房全面并轨,实行房源分配、租金标准、退出管理三个方面的统一。记者了解到,新规对于廉租家庭的影响不大,承租家庭租金不变。
此外,北京从去年9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发现转租、空置等现象公租房都将收回。新规明确,今后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区将配备房管员,除了负责日常的合同签订以及续租等工作,还将对公租房进行入户检查,及时发现、制止承租家庭的违规行为,并定期向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报告情况。承租家庭出现将公租房转租、转借,或者空置3个月以上等违规行为及在房屋内从事违法活动的,公租房产权单位可依照租赁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收回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将取消承租家庭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5年内禁止申请保障性住房。
在沈阳,记者2月17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沈阳将有1万套公租房源竣工并配租入住。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公租房配租政策发生重要变化,即如果摇号配租成功后,无特殊原因,放弃本次所配租房源的申请家庭,两年内不能再参加公租房实物房源的分配。
山东省住建厅近日同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的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新建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在分配方面,已建成的廉租住房以及在建的廉租住房项目建成后,统一按照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公共租赁住房要取消户籍限制,统一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供应。(综合新华网、经济参考报、中国新闻网、羊城晚报、经济导报、新京报、北京商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