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光大乌龙指主角称清白无价 不会放弃对错误抗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铜之家讯:受访者供图本是意气风发的投行精英,却因“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自认“有一点清高”、“有点品格”的

    受访者供图

    本是意气风发的投行精英,却因“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自认“有一点清高”、“有点品格”的原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走上了与证监会对簿公堂的道路。他认为自己“背黑锅”,本是正常的公开的交易却被定性为内幕交易。他也曾幻想事发后,公司会保护他,但他等了一个月才明白“人家已经抛弃我了”。

    他直言“证监会不专业”,对于乌龙指事件的原因和责任,他认为本质上是落后的国企机制造成的,他低估了这个机制所能产生的伤害和破坏。

    现在的他在大学当老师,他说能“坦然面对”当下处境。尽管上诉面临着转刑事的风险,他还将继续抗辩和申诉。

    他认为清白是无价的,不会放弃对错误的抗争。

    ■ 对话人物

    杨剑波

    杨剑波,1977年出生,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是华人金融经济学者里面最早用GARCH等模型的研究人员。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兼金融实验室主任。

    杨剑波曾任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此前受证监会邀请,杨剑波成为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起草的四位牵头人之一。作为“8·16光大乌龙指”事件主角,证监会对杨剑波罚款60万元并终身证券期货市场禁入。

    ■ 对话动机

    2014年2月8日,“8·16光大乌龙指”主角杨剑波因不服证监会对其内幕交易的判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杨剑波诉证监会的诉讼请求是,撤销其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时隔十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布正式受理上述案件,杨剑波与其昔日的监管机构对簿公堂。

    去年8月16日,光大证券自营部门发生交易系统错误,在进行ETF套利时下单234亿元最终成交72.7亿元,大量买单瞬间推升沪指5.96%,造成当天A股和股指期货市场大幅波动。当天在市场尚不知悉的情况下,光大证券做出了借道ETF卖出股票和股指期货锁定亏损的措施。作为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指挥了随后的对冲操作。

    证监会此后认定这一行为是内幕交易。杨剑波与光大证券相关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被分别给予警告、罚款6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五个月后,杨剑波大呼“冤枉”,不服证监会关于内幕交易的判罚,将其告上法庭。

    从金融投资领域的市场“猎杀者”到传道授业的高校教授,从意气风发的投行精英到被罚“终身禁入”,杨剑波几个月来有着怎样的经历?

    2月19日,杨剑波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

    “平安夜,向爱我,护我,勿忘我,在多秋之际向我伸出双手、没有背我而去的朋友致谢……八月到十二月,难忘。”2013年的平安夜,杨剑波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2月19日,在上海浦东的一家咖啡馆见到杨剑波时,他正在埋头收发着信息,精神很好。他说,自己一直很平静,包括“8·16光大乌龙指”事件当天。

    虽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公众人物,网上却仅能找到杨剑波两张照片,他再三拒绝所有记者拍照的要求。他说,自己只是想要诉讼,不想各种照片到处流传。“这几天太忙了,没休息好,拍出来不帅。”他开玩笑说。

    这些日子,杨剑波患了较重的咽喉炎。聊天时,他不时含上一片清爽咽喉的含片。

    离开光大后,杨剑波现在在大学当老师,做出这种选择是因为“想换个生活方式”。

    谈到乌龙指的原因与责任,杨剑波认为本质上是落后的机制造成的,他低估了这个机制所能产生的伤害和破坏。

    尽管上诉面临着转刑事的风险,杨剑波将继续抗辩和申诉,如果一审败诉会再上诉。他觉得,清白是无价的。

    关于离开光大 “我还一度在想去哪个平台”

    我寄希望于处罚意见出来之后,公司还能给我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帮助,没想到其实人家已经抛弃我了,我等了一个月才明白。

    新京报:你说“难忘八月到十二月”,这段时间你是怎么度过的?

    杨剑波:其实心情还可以,我比外界想象的要坚强。包括处罚出来时我也很平静镇定,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

    新京报:很多人形容你是从投行精英到人生低谷,你有这种感觉吗?

    杨剑波:从我的职业发展来看,客观地说,昨天还是证监会的座上宾,今天成了证监会的处罚对象,这个落差还是蛮大的。但是有句话说,希望未到绝望关头,决不轻言放弃希望。

    新京报:去年12月份离开光大证券,是你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

    杨剑波:可以说都有,他们也希望我早点离开,也知道我要诉讼。

    新京报:你说你曾经幻想事件发生后,公司会保护员工,但他们没有联系你,之后的一个月你给光大管理层电话和短信也没有得到回复?

    杨剑波:是。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新京报:你当时联系管理层期待什么回复?

    杨剑波:8月31日证监会预处罚意见出来后,公司马上安排了律师跟我商量该怎么应对。11月14日处罚书下达后,律师说公司可能会找你,然后我就等公司的消息,结果等了一个月也没消息。

    我寄希望于处罚意见出来之后,公司还能给我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帮助,没想到其实人家已经抛弃我了,我等了一个月才明白。

    新京报:你怎么意识到问题的?

    杨剑波:不回复也是一种姿态。后来我就不请自到,自己跑去找他们,然后就明白了。

    公司一开始劝我放弃复议的时候,还说集团不会放弃你们的,即使证监会处罚你们,但其处罚是不公正的、是市场的后退,所以至少体系内也会有安排。

    后来这种话完全没有了,完全放弃了。

    新京报:公司说过即使被证监会处罚也会在体系内有安排?

    杨剑波:对。还说集团有银行、保险,资本市场还有其他的平台。后来光大还收了信托,我一度还在想到底去哪个平台。

    123下一页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