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4日电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今日介绍,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过一次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调查结论是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励小捷透露,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发布会,介绍2013年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和2014年重点工作。
励小捷表示,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过一次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调查结论是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
励小捷称,各类文物,尤其是出土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受到腐蚀损害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趋势,但是可以采取多种保护措施来延缓这样一个趋势。
励小捷指出,作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其保护措施第一位还是改善其保存环境,比如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控制,比如对纸质文物光照度的控制,目的是防止产生新的病害,而不是说刚才介绍的50%存在不同程度损害的文物都要动手修。
励小捷解释,梁思成先生讲过,对文物“要修旧如旧,带病延年”。本身不可能不存在病害,我们是要让它带病延年,所以文物修复工作应该遵循这样一个理念。
励小捷介绍,“十一五”期间投入6亿元,改善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库房提升项目安排2.5亿元,进入“十二五”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2012、2013年三年的资金安排,馆藏文物修复资金安排达到8.17亿元。
励小捷指出,这项工作还有其他的瓶颈制约,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人才匮乏,馆藏文物修复历史上是师承制,尽管近几年来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培训,但是和承担任务相比人才短缺是严重矛盾。
第二是有些关键技术现在仍然没有突破,比如青铜器的粉质灰的问题。
第三是可移动文物修复工艺复杂,周期相对较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完成任务。举个例子,一件在泡水状态的青铜器从脱水到定型一般要一年半到两年半,而尺幅比较大的丝织品的修复就要更长时间,“慢工出细活”可能是文物修复的一个规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