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4月2日电 (胡贵龙)“如果不是在西钢职校读书的哥哥说,我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有一笔3900元的助学金未领。”2日常天霞在西宁告诉中新网记者。2010年,青海省兴海县初中毕业生常天霞到青海省水电高级技工学校(下称:水电技校)就读,现如今,她已经离校近两年。
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青海省出台实施《三江源地区异地办学奖补机制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办法规定三江源地区生源的中职生到异地就读,应享受每年6500元(三年级学生5500元)的助学金,其中办学办班学校奖补经费3300元,学生生活补助3200元(三年级学生2200元)。
办法颁布后,青海省海西、海北、海南、果洛、玉树、黄南六州地区的中职学生受益。
“2013年,我母亲去县教育局问是否有笔生活补助,教育局说有。”常天霞告诉记者,在得到兴海县教育局的肯定答复后,她的父母去了学校,“按理说,学校应该给我3900元的补助金,老师说钱没打过来,就先给了1700元,剩下的钱没给。”
3月26日,常天霞前往水电技工学校领取剩余的2200元补助金,“第一天学校没给我们,说是兴海县的账还没到”,等到28日,她在当地一家媒体的帮助下拿到了2200元的补助。
根据水电技工学校提供的数字,该校2011年、2012年、2013年应该享受补助金的人数分别为729人、594人、542人,但到目前,仅有72人从校方领取了助学金。“这也是我28号领取补助后,通知我的同学去领的。”常天霞说。
“各教育局资金到位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及时,有的推后。”水电技工学校副校长郭逢年解释称,学校中职生的生活补助由三江源地区学生生源所在地教育局拨付。
“考虑到如果先给资金到位州县的学生发放补助金,会给其它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郭逢年说,“这样不利于稳定”,这也导致了补助金发放滞后。然而,在该校提供给记者的一份2011年的到款记录中,记者发现按规定应享受补助金的学生有729人,其中仅有四十多人的补助金未及时到账,而现在这729名学生都已毕业。
据郭逢年介绍,从2011年到2014年一季度,青海各教育局共向学校拨付了中职生生活补助403.4万元,“这笔钱一直在我们账上,是专项资金。”
为何又有72人已领取补助?郭逢年则称,这些家长和学生对这项政策比较“敏感”,“前面有家长来要的,我们就发下去了。”
随后,记者提出查看这笔专项资金账目,该校水电技校财务处车姓负责人提供了一张金额超过403.4万元的证明,并称由于学校是企业办学(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因此并未给这笔专项资金设立单独账户,“钱存在我们的内部银行,账是单独分开,但钱是存在一起的。”
车姓工作人员介绍,学校招生办工作人员之前就已转走35万元用于发放补助金。
然而,与常天霞同班的李明德等5名同学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向招办申请领取补助时,工作人员却以财务人员不上班,或银行不让提大额现金为由推托。
4月1日,记者在学校采访了6名正在该校就读的三江源地区中职生,他们均称不知道每年还能享受生活补助金。
对此,郭逢年解释称,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有注明,“但学校后期做的宣传也不到位。”
在一份水电技校的招生简章最后一页,对《免学费及优惠政策》仅说明了凡三江源地区和海西州、海北州学生实行免学费教育和生活补助政策,却并没有注明具体的补助金额。
在水电技校提供的花名册上记者注意到,已领取补助的72名学生中,有的只发放了三年级的补助金,而二年级的钱仍未能发放。
另外,补助金花名册上将原本应领3200元补助金错打成2200元,这其中有不少人是代领的。
“三江源资金管理混乱,存在人数不详,资金不清的情况。”青海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普权告诉记者,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数统计。
张普权解释称,基层教育局在统计学生赴异地上学的人数时有困难,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由政府集中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则是自行联系,“教育局要到全省的学校去统计学生数量,工作量大。”
对于水电技校为何没有按时发放补助的问题,张普权称,出现这个问题不是偶然,水电技校领导存在对资金管理的学习不够,理解不够,贯彻不够的问题,“可能存在心存侥幸。”
张普权强调,水电学校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就是这一个学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果发现水电技校存在挪用、截留国家专项资金的情况,教育部门将会和相关部门联系,对违反国家资金使用的情况,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张普权介绍称,2013年,青海省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资助金额达十六亿五千万元,“监管部门身上的担子比较重。”
“下一步,我们将到基层调研,到各个学校去摸底,制定确实有效的办法,来监管资助金的管理和使用。”张普泉强调,教育部门正着手开发一套系统,专门用于统计学生人数,“把学生人数做好,资助金的管理上就不会存在问题。”
郭逢年向中新网记者承诺,将与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尽快将生活补助金发放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