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这次回归,除了陈道明、巩俐的左右二臂,更离不开“新东家”张昭(左一)的支持。
新谋女郎。
■穿着变了:
老谋子是偏爱红色的,以往的发布会他总会选择红色的外套亮相。而张伟平曾经说,还为张艺谋亲自买过大衣。但这一次为了《归来》,他算是彻底通透了,选择了蓝色的外套,看上去年轻好多。
■局势变了:
以往老东家张伟平总是爱帮他说话,但现在他愿意自己来,他对媒体一直笑,人们发现原来老谋子也挺健谈的。
@华西都市报:很久没有拍片子的张艺谋终于归来了!就像是一场盛宴,昨日吸引了包括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内的全国数百家媒体记者的集结。自《金陵十三钗》后,张艺谋沉寂三年重回大银幕之作《归来》昨日在北京举行了首场发布会。张艺谋携主创陈道明、巩俐、张慧雯、刘佩琦、郭涛、闫妮、祖峰等全阵容整齐亮相。少了大气磅礴的开幕式,少了浓墨重彩,等了三年,张艺谋回归文艺片,“回到创作初心,回到实事求是、安安静静地拍电影!”据悉,《归来》将于5月16日在全国上映。
归来兮,不放手
“只想安安静静地拍电影”
算算张艺谋缺席文艺片多少年了,从《英雄》开始到《金陵十三钗》,中间就间隔了《千里走单骑》和《山楂树之恋》。从影迷们的反馈来看,人们似乎更接受张艺谋的文艺气息。于是在等待三年之后,张艺谋终于回归了。告别了老东家张伟平,牵手乐视,开始安安静静地拍电影。
张艺谋说归来,是回到了自己的创作初心。“这个初心,意味着回到了一种创作的心态。是一种实事求是、安安静静地拍电影。”他不说自己票房,也跟商业大片划了界限。“现在的人都爱讲票房,讲商业。其实对中国电影而言,演员的表演素质还有待提高。中国电影的传统是现实主义。”
“真的不能再飞来飞去了。”张艺谋开创的商业大片时代最终让自己也看不下去了。所以他静心下来找来老搭档——邹静之、巩俐和陈道明等人,挑选了小说《陆犯焉识》,并以小说的结尾“陆焉识回家”为引子。这是一段发生在特殊年代的爱情故事,不少人担心如今的80、90后是否能懂这样的故事。
老谋子不以为然,昨日他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这部电影是平实的,是注重细节的描写。对于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管什么年代,还是可以打动你的。所以,我依然认为年轻观众能够看懂这个故事。”
逝去兮,不复还
10亿破灭,不再谈票房
几乎每一次,张艺谋的大片都会被人们议论票房,直到《金陵十三钗》目标10个亿的预言才让他从神坛上跌下来了。还好着陆了,他又回归到拍电影的本质。就像此前“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所言:“他们这代导演有着固有的情怀和经历。所以他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类型。”
对《归来》,张艺谋不谈票房了。“作为导演当然希望好,但并不议论它。只希望人们能走进影院去看,去记住这部电影。所有的票房不过昙花一现,我个人认为,票房的高低首要是以品质为保障。”
想当年,张艺谋是戛纳的常客。他的《活着》把葛优捧上了戛纳影帝的宝座。他此前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会到戛纳走一圈。后来他去的时间少了,也仅仅为《金陵十三钗》站过一次台。今年的《归来》有种志在必得的味道。但这一次他却仅入围了展映单元。
虽然老谋子的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多少有些遗憾的。“之前也常去参赛。其实我们拍电影也不是为了比赛。好电影不是只是比赛的电影才是好的。我只是唯一遗憾的是,陈道明和巩俐,他们两人的表演真的是有能力去与其他演员一争高下的。”老谋子甚至直言,陈道明与巩俐的表演是“教科书式的表演。”“这种表演方式只在老一辈的演员中才表现出来,如今的演员表演素质都有待提高的。新的一代应该传承,陈道明和巩俐是他们的榜样。”
黄雀在后
全程“吐槽”老谋子
陈道明,你也太实诚了嘛!
作为国内一线实力派男演员,陈道明近年来的作品并不多,但却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这位性格男演员却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出席发布会也大多走走过场而已。但昨天,他却给足了张艺谋面子,还接受了媒体的群访。不过,陈老师却全程吐槽,甚至还反驳张艺谋。
张艺谋不止一次表示,巩俐和陈道明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堪比教科书式的,应当让年轻演员学习传承。然而陈道明却对张艺谋这样的盛赞并不感冒:“刚刚张艺谋说的时候,我在台下差点脱口而出说两字‘反对’,表演哪儿有教科书,塑造的人物不一样,演员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陈道明笑称只能把这句话当成是对自己的鼓励,“这是在这部片子上我觉得鼓励我们最不准确的一句话,容易让我们像在火上烤得一身油一样。”
最有趣的是,当听到主持人说,斯皮尔伯格和李安都对《归来》评价甚高,斯皮尔伯格还哭了1个小时。陈道明毫不留情地回答:“那同行之间的客气,其实我觉得没必要那么重要,最关键还是看熟悉国情的观众的反应和评价。”到了巩俐评价新谋女郎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陈道明立马在一旁接话说:“假的,明明是另外一个演员,谋女郎只是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很具象的东西,没有哪位演员能替代另一位演员。”
初出茅庐
“新谋女郎”张慧雯:又是会跳舞的“白纸”
还是在发布会的前两天,新任谋女郎张慧雯就已开始积极地准备应对媒体了,从化妆到服饰的选择以及如何作答,像是一场竞技赛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她变得忙碌而紧张。“紧张”是张慧雯最大的感受。这个90后的小女孩因为《归来》一下子被推到了聚光灯之下,她穿了件雪白的蓬蓬裙,像一个小公主,她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每回答一个问题,会将目光投向远处的工作人员。
华西都市报:第一次演戏就演张导的戏,是不是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张慧雯: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在做梦,真的不敢相信是自己。当说我被选中了,我还掐过自己。真的,到现在都觉得是在做梦。
华西都市报:大家都叫你谋女郎,你怎么看这个称呼?
张慧雯:“谋女郎”对我来说就是幸运的代名词。我觉得“她”给我带来许多东西,比如让大家认识了,让大家关注我。
华西都市报:当初是怎么挑中你的?
张慧雯:大概是去年3月份有一个副导演来学校挑演员,也没说是张导的戏,就是给每个人录了一段视频。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后来到了9月份才通知了我。后来就开始2个月的培训时间了。
华西都市报:都培训了什么内容?
张慧雯:虽然我是学舞蹈的,但是我没有学过芭蕾,就学习芭蕾舞。学骑二八自行车,还要练台词发音什么的。就像在学校一样。那个芭蕾舞很难,足尖也常常受伤,每天晚上都痛得厉害,去买冰袋回来敷,第二天又去学。那段时间也哭过,还好坚持下来了。
华西都市报:那你现在介意被拿来跟周冬雨、章子怡、巩俐这些谋女郎做比较吗?
张慧雯:我看过她们的电影,她们的表演也很有特点的。其实我不介意跟他们比较,我觉得各有各的特点吧。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华西都市报: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谋女郎最后都能成为巩俐和章子怡?
张慧雯:恩……我确实不太介意这个……就像刚才所说,我觉得大家都是各有个的特点。对我来说,我会更加的努力,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华西都市报:今年大四了,接下来你会选择继续跳舞还是当演员?
张慧雯:未来还是希望能做一名演员。
对话导演
他的归来,因为恋旧
张艺谋:巩俐演技真的非常好
华西都市报:如何处理小说中敏感的部分?
张艺谋:小说有大量情节的铺垫,我们只用后半部分,这是一种艺术处理方式把漫长历史容在当下历史中。比直接做忆苦思甜好。
华西都市报:和巩俐是多年后的再合作,这次感受是怎样?
张艺谋:我觉得她作为演员炉火纯青,纵观全世界的女演员到了这个时候都是这个样子,表演最成熟的样子。她角色的难度很大,这样的人物最难演。但她把握得非常好,每一秒钟都是用心去演,在监视器上每一下都在感动。
华西都市报:这次阵容很多都是之前合作过的演员,导演是恋旧的人吗?
张艺谋:这些演员都和我或多或少合作过。我确实很恋旧,每次合作完都会说什么时候再合作,需要召唤。《归来》的演员就是这样的状态。有时候会不好意思,我没有先出面,都是让副导演去说,本想着没时间就算了,但我问到的演员都是扔下工作跑来的,有时候就那么两场戏。
华西都市报:新谋女郎怎么评价?
张艺谋:她是第一次演电影。我觉得演得很好很努力。她以前不是学芭蕾舞的,是学民间舞的,在中央舞蹈学院强化了两个月,而且表演也很努力。
华西都市报:《英雄》开启商业片时代,《归来》开启文艺片复兴,你怎么看?
张艺谋:我只是按照大家的心愿。用心来拍摄这部电影。首先要大家喜欢,上映看到大家反应。至于带来什么气象还不知道。当下电影市场虽然非常好,但也有担忧焦虑的。比如文化价值、人文内涵,我希望有这个姿态,值得回归。
华西都市报:斯皮尔伯格是真的哭了?
张艺谋:其实我们是老朋友了。我在美国做后期,所以正好在他工作室放一场。看的时候我没在现场,我在办公室等他,他一个人进来了,什么都没有说,两个眼睛是红的。拿着手纸湿的,我不懂英文。他拥抱着我说了很多话。翻译说“很喜欢。”
对话主演
她的归来,因为欢喜
巩俐:不介意艺谋让我“土”
在《归来》的发布会现场,巩俐白衬衣配裤装亮相,气场十足。虽然与小谋女郎张慧雯的同台,但巩俐总是彰显大姐风范,不时地提携这位新人,称其看到当年“自己的影子”。而有意思的是,同一天,上一任谋女郎周冬雨也为自己的新片《同桌的你》站台。让她说说自己和巩俐的差距,周冬雨倒也老实,说:“跟巩俐有什么差距不好说,但我一直以‘谋女郎’这个头衔引以为傲,巩俐是我很欣赏的演员。”
张艺谋说,《归来》的两位主演只能由陈道明和巩俐来出演。虽然和巩俐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便无交集,但两人积攒了十年的默契仍在。当拿到剧本后,张艺谋找到了巩俐。巩俐直言这个角色让自己挑战很大。“第一是年纪跨度大。而且这个人70%是处于病态的,她有失忆症。”为了这个角色,巩俐甚至跑到老人院去交谈,去看看失忆症人的反应。
被媒体追问为何每一次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造型都很“乡土”时?巩俐却一点不介意,“其实扮演角色不是要演,而是要成为她!这么多年我一直都铭记在心。我不是在扮演,而是成为她。”
这些年,巩俐的电影产量并不高,就连她本人也承认自己的产量确实少。“一个演员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不能将精力都放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我只挑我最喜欢的剧本,我最喜欢的电影和我最喜欢的事情来做。”(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