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安徽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的病房里,一对老夫妻分躺在床的两头。老矿工们住院,他们的老伴陪护,有的一住就是几年,甚至更长。
王文清 80岁,1959年入矿,1971年查出矽肺病,矽肺三期,此次是2013年12月18日入院。
唐怀银 85岁,矽肺一期,此次是2013年12月19日入院,每天需要吸氧清肺。
这是一群煤矿老矿工,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抓革命,促生产”的日子里,他们冲在第一线,因为生产条件简陋,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患上矽肺病,如今他们只能在职业病院里依靠打针或者呼吸氧气度过剩余时光。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4月7日,一首邓丽君的《不了情》从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的病房里传出,让寂静的病区平添了淡淡的忧伤。
病房里空荡荡的,79岁的宋保庆老人低着头,静静地坐在那里发呆。床头的柜子上放着香蕉和几个蛋糕,那是前一天孩子们来看他时留下的。从2004年住院以来,已经有十年时间,老伴不在了,医院几乎成了宋保庆的家。
宋保庆老人是抗美援朝老兵,1957年从部队转业,1961年进矿做了掘进工。“那时的生产环境差,口罩都没有,整整干十年,直到1971年后才有了口罩。”宋保庆说,在那个岁月,抓革命促生产,要的就是多生产、多出煤,自己才20多岁,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根本想不到保护,也没有条件保护。
从上世纪70年代后,矿工们逐渐分批拉去检查,陆续发现患上了矽肺病,宋保庆也是那时候检查出来的。矿上像他这样被查出矽肺病的老矿工,宋保庆不知道还有多少。
“治疗免费,每天10元伙食费补助,一个月70元护理费,挺好的。”对在医院的生活,宋保庆觉得很知足。
其他病房里,除了少数身体稍微好一些的老人能出去晒太阳、打牌外,更多的老人都或坐或躺在病床上,他们有的在打点滴,有的拖着长长的氧气管在吸氧,除了氧气管那头不时发出呼噜噜的气泡声外,彼此之间都显得很安静,对这些患矽肺病的老人来说,说话常常都是一种奢侈。
在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里,有300多个病床,住的全部是像宋保庆这样的职业病患者,年龄最小的59岁,最大的有94岁。
淮南矿业集团究竟有多少患矽肺病的老矿工?2007年公布的数字是3500人,这7年来虽然有很多老矿工陆续去世,但依然有一些新发现的患者加入。“总数在减少,但依然有2000人以上。”一名与患病老矿工打交道30多年的医生说,“不过,现在医疗条件好了,老人住在这里随时都能得到治疗,这拨老人能生活到80多岁,已经很不容易。”(吴芳 摄影报道)